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土夫子自传 > 第161章 文明2.0

第161章 文明2.0

,重铸文明"。

"原来我们不是创造者......"

苏晚晴的声音在系统内引发数据涟漪。′k?a·n?s?h`u/b`o_y,.,c~o-m·她的意识此刻与青铜母体直接相连,能同时感知到从新石器时代到量子时代的所有信息流。锁骨上的钥匙烙痕正在发烫,七颗玉琮碎片在精神世界重新排列,拼出完整的北斗七星阵。每颗碎片都投射出一段被遗忘的真相:

第一颗碎片显示良渚时期的祭司,正在将玉琮植入年轻巫祝的颅骨;

第二颗碎片展现商王武丁主持的青铜浇筑仪式,鼎腹内壁刻着与现代芯片完全一致的电路图;

第三颗碎片记录着公元前211年,徐福东渡携带的不是童男童女,而是七具装满青铜纳米虫的玉琮......

系统突然弹出警告框。

边框是饕餮纹装饰,确认按钮形如玉琮,而取消选项则是那把插在她锁骨上的钥匙。警告内容用甲骨文与金文混合书写:"检测到历史冗余数据,是否执行格式化?"。更下方的小字列举着将被清除的文明片段:科举制度、程朱理学、蒸汽机原理......

顾瞎子的菌丝突然剧烈抽搐。

那些金属絮状物在虚空中拼出最后的信息:"九鼎即母体,文明即程序"。紧接着,菌丝网络全部亮起,接入青铜母体的核心数据库。苏晚晴的视野瞬间被数据洪流淹没——她看到自己的意识正顺着菌丝蔓延,每一段思维都被编译成青铜器纹饰,存储在鼎腹内壁的量子位点上。

"格式化进度37%......"

系统的机械音突然变成西周雅言的腔调。随着进度条推进,苏晚晴看到唐宋诗词化作青铜液滴落,明清瓷器碎成二进制代码,就连民国时期的电报信号也被还原成甲骨文的"驿"字。这些文明碎片在青铜母体的熔炉里重新冶炼,逐渐凝练成纯粹的数据精华。

她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抬起。

指尖自动在虚空中书写新的文明代码。每一个笔画都引发时空震颤,商周的青铜铭文与现代量子算法在她的书写下完美融合。当最后一笔落下时,系统突然静默,随后弹出一条用钟鼎文书写的提示:

"新内核就绪"

"等待载体激活"

苏晚晴这才惊觉,自己书写的根本不是代码——而是用甲骨文、金文、小篆依次重写的《尚书·禹贡》篇。每一个字都在青铜母体的光芒中实体化,变成纳米级的青铜虫,飞向正在巨鼎下重组的张海峰金属残骸。

第三节:新文明内核

张海峰的金属残骸悬浮在青铜巨鼎之下,每一块骨片都在分解重组。

他的头骨最先融化,1949年的锈蚀层如蛇蜕般剥落,露出内部崭新的青铜材质。那些金属并非死物,而是由无数纳米级的青铜虫构成,每只"虫"的背部都刻着微型的《连山易》卦象。当骨块完全分解后,在空中重新编织成人体骨架——但不再是现代解剖学的结构,而是依照《黄帝内经》经络图构建的青铜能量体。

九鼎的莫比乌斯环开始坍缩。

巨大的青铜环在旋转中不断向内收缩,时空在扭曲处产生可见的褶皱。环面上的文字——从甲骨文到二进制代码——如雨滴般坠落,每一滴都在半空中分裂成更细小的青铜纳米虫。这些"虫"群聚在张海峰新生的骨骼周围,开始构建肌肉、血管与神经的替代系统。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组织都不是生物材质,而是用青铜器纹路模拟的量子计算单元。

陆远的视野突然扩展。

他的右眼看到2024年的上海正在青铜化,左眼却显示着另一个世界的雏形:量子计算与上古秘术完美融合的文明形态。在那里,青铜鼎既是祭祀礼器也是量子服务器,玉琮既能通神又可存储数据,而甲骨文既是占卜记录又是编程语言。两个世界的影像在他视觉神经处叠加,最终融合成一幅前所未见的图景——

青铜母体表面浮现出最终指令:

"文明2.0加载完毕"

"开始执行"

指令下方,三行小字正在生成:

"重建天人感应网络......完成"

"激活量子-青铜混合运算......进行中"

"初始化新文明载体......"

张海峰的躯体突然爆发出刺目青光。

那光芒不是现代科技的冷光,而是青铜器在特定祭祀条件下产生的生物荧光。光线所到之处,巨鼎的纹饰全部活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