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急躁的郑裕桐率先发话:"无论各位如何想,我绝不同意。控制物价、稳定汇率是港府职责,即便需要协助,也是银行的责任。我们只是商人,手中外汇有限,我自身更急需外汇,若无外汇,周大富的原料从何采购?"
年长的郭锝胜亦附议:"我同样反对,这应由歪汇局与港府处理。"
其余人相继表明立场。
吴耀祖很快明白事态走向,正如他所料,港府面对通胀加剧及汇率贬值未采取行动,竟想让本地企业和银行代劳。
港府期望银行与富豪动用外汇购入港元,遏制贬值趋势,同时要求他们控制物价增速。然而,此举并未给予商界实际利益,仅强加责任。
吴耀祖摇头苦笑,认为现任港督过于理想化。并且,若本地金融机构真联手干预,反而对他不利。他正计划利用汇率波动牟取暴利,伺机向港府索取更多资源。一旦提前止跌回升,他的计划将付诸东流。
即便最终是由港府及外汇基金管理局投入大量储备才平息了危机,在平行时空中,他仍需担忧潜在风险。万一局势生变,他精心筹备两月的布局可能落空。
如今见众人皆持异议,他心中踏实不少。索性保持沉默,带着笑意旁观华资巨头们商讨对策。其实,这已无需过多讨论。
只要众人齐心,谁也不敢贸然动大家的财产。如今已是1983年,而非1883年。
华人已不再如过去般孤立无援,任人摆布。
若真有人激怒他们,选择向北方求助,或许回归的日子就要提前到来。
华商聚首,却未能真正商讨出对策。
毕竟,港岛的掌权者仍是港英当局。
与后来的特首不同,当时的港督可不会手下留情。
为何后世有些人如此嚣张?那是因为彼时港府宽容,近乎由华人自治。
如今的港府已非如此。
喜欢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