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分钟的时间,蔡振轩就找到了抓螃蟹的方法,以及怎么找螃蟹。′e/z`k.s\w′.+o′r_g\
一下的功夫,他提着的铁桶里,就多了十几只螃蟹。
韦翠容看到,都羡慕了。
“儿子,这么能干!回去让你奶奶给你做腌螃蟹,你奶奶做的腌螃蟹可好吃了。用饭盒一装,放几个小时,晚上我们就能吃了!”
牛雨兰做生腌的手艺很好,就算她把配方告知家里的所有人,他们尝试过,但没有牛雨兰做的好吃。
蔡振轩经常在公社,没怎么尝过牛雨兰做的菜。
听到他妈这么说,面色带着期待,他也开始有点好奇。
“那我再多抓一点。等爸和哥下班,我们就能一起多吃几个了。”
自从昨晚在大堂哥家里吃饭,吃的很过瘾,他就想着以后每一顿,都可以吃的过瘾。
“嗯嗯。那你继续抓,我也去其他地方看看。听你奶奶说,最近来的人多。附近的海货没有之前那么多了,就我们这片区域,都少了将近一半的数量。”
韦翠容说完,就往其他地方走去。
她刚观察了一会儿蔡振轩抓螃蟹的地方,她也有一点自己的心得。
韦翠容在公社长大,不是在村里长大的。
她在村里接触的东西,并不多。¢d·a¨n_g′y`u′e`d?u`._c¢o¢m′
赶海的活儿,她干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过年过节,他们一家人才会从公社回到蔡家村大队,但不是每一次回来,都会来海边赶海。
蔡言归和牛雨兰在不远处的地方,跟着蔡红燕和蔡丹萍一起,慢悠悠地撬着生蚝。
这时候的生蚝没有那么肥,但吃起来的口感还是很不错的。
他们不是一个个撬下生蚝,而是站在不同的礁石前,手里拿着专门撬生蚝的工具。
在他们面前的礁石,面上全都是生蚝的壳。
他们拿着手里的工具,把生蚝的壳撬开,能看到里面的生蚝肉。
再用工具的另外一侧,挖出生蚝肉,放进他们从家里带来的玻璃罐。
玻璃罐都是蔡泽阳他们吃完水果罐头后剩下的,全部都留了下来。
到目前为止,平均一天都会有一个新的,闲置的玻璃罐。
有一部分低价卖给蔡清昌,让他把做好的薄脆鸡蛋饼干装进玻璃罐里售卖。
除此之外,还剩下很多玻璃罐,没有找到用途。
蔡泽阳和方婉怡装东西,也用不到那么多玻璃罐。
所以,多数空的玻璃罐,都被牛雨兰拿回家。^1,7?n′o·v~e?l+.\c^o/m,
牛雨兰喜欢用玻璃罐装东西,透明,能够看到不同的玻璃罐里,都装了什么东西。
像平时来撬生蚝肉,她也喜欢用玻璃罐装着。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生蚝肉,更能看到生蚝肉质的变化。
他们在海边生活了大半辈子,对海货的肉质变化,是非常了解的。
不用纸张写下日期,都知道哪些是早些日子弄回来的,做到先入先出。
蔡红燕低头看着手里的玻璃罐,以及装了一大半的生蚝肉,还有蔡言归手里提着的胶桶里,还有几个还没用到的空玻璃罐,看向牛雨兰。
她知道,这些玻璃罐,都是她妈积攒回来的。
“妈。我可以在回去时,带几个罐子回去吗?”
牛雨兰转过头,手里的动作不停,熟门熟路地挖了一个生蚝肉,嘴角勾起一侧。
“你这家伙儿,才来第二天,就想着回家的事情了?”
蔡红燕讪讪地笑了笑,目光转向别处,又转了回来。
“这不是正好瞧见了,跟妈说一声。”
牛雨兰不在意地挥挥手,“可以。到时候看看家里能有几个玻璃罐。对了,等你回去,看看弄了几罐生蚝肉,也能带回去。”
希望公社离海边很远,没有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基本不会有人千里迢迢地去海边。
公社倒是有海货卖,要么是一直都有的各种鱼干,要么就是一定要早点去公社的,才能买到的新鲜海货。
蔡红燕高兴地连连点头,要是能带生蚝回去,那自然是最好的。
“妈,那我就不客气了。”
牛雨兰望向在不远处,能够听到她们对话的蔡丹萍。
“阿萍,到时候你也可以带几罐回去。”
蔡丹萍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