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富挑了挑眉:"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项目资金已经拨付三个月,为什么拆迁工作还没启动?"于海棠翻开一份文件,"按照计划,现在应该完成一期拆迁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几位干部交换着眼色。
马国富冷笑一声:"于书记初来乍到,可能不了解情况。道外区的民户区情况特殊,居民诉求复杂,不是简单拆了就行。"
"具体是什么诉求?"于海棠追问。
"这个嘛..."马国富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支持,"需要时间慢慢协调。"
于海棠合上文件:"那好,明天我亲自去棚户区调研,马区长安排一下吧。"
,!
马国富的脸色变了变:"这...恐怕不太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于海棠的声音依然温和,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还是说,马区长有什么难言之隐?"
会议结束后,于海棠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盆新鲜的海棠花。粉白的花朵娇艳欲滴,在灰暗的办公室里格外醒目。
"谁送来的?"她问秘书小李。
"是王局长派人送来的,说欢迎于书记。"小李犹豫了一下,"还有...马区长刚才在走廊上发了好大的火。"
于海棠轻轻抚摸着花瓣,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当晚,王方全来到于海棠的临时住所,带来了一个厚厚的档案袋。
"马国富和开发商的关系,全在这里。"他压低声音,"最关键的证据在最后一页。"
于海棠快速浏览着材料,突然停在一张照片上——马国富与一个中年男子在一家高档会所举杯畅饮,照片角落的日期显示是在项目招标前一周。
"这个人是?"
"昌盛地产的老板赵昌盛,新区改造项目的中标方。"王方全冷笑,"中标价比预算高了30%,但拆迁补偿款却比标准低了40%。"
于海棠合上文件,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先不要打草惊蛇,我需要更多证据。"
第二天清晨,于海棠独自一人来到了棚户区。没有通知任何人,她穿着朴素的便装,混入了狭窄脏乱的巷弄中。
"阿姨,请问这片的拆迁是怎么回事啊?"她拦住一位买菜回来的老人。
老人警惕地打量着她:"你是记者?"
"我女儿可能被分到这里的学校,想了解一下情况。"于海棠随口编了个理由。
老人叹了口气:"别提了,补偿款少得可怜,谁愿意搬啊!可前几天来了几个混混,把老李家的窗户都砸了..."
于海棠正想追问,突然注意到巷口有几个形迹可疑的男子正盯着她。她不动声色地告别老人,拐进了另一条小巷。
这时几个人匆忙赶来,是王方全派来保护她的:"刚才有人盯上你了,局长让从那边出车,我们的车在那里。"
于海棠加快脚步,随着几个人离开。转过一个拐角,她猛然撞上了一个高大的身影。
"于书记,这么有闲情逸致啊?"马国富站在她面前,脸上挂着假笑,"这片治安不好,您一个大书记还是少来吧,多危险。"
于海棠稳住呼吸:"马区长怎么也在这里?"
"听说您要来调研,我特意赶来陪同啊。"马国富做了个请的手势,"不如我带您看看?"
于海棠知道此刻不能示弱:"好啊,正好我有些问题想请教马区长。"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棚户区泥泞的小路上,马国富看似热情地介绍着情况,话里话外却满是威胁。
"于书记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他意味深长地说,"不过道外区情况复杂,有些事急不得。您说是不是?"
于海棠停下脚步,直视着他的眼睛:"马区长,我这个人有个特点——越是困难的事,越要迎难而上。"
马国富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于海棠反问,转身走向等候在路边的车,"明天常委会上,我要听马区长关于新区改造的详细汇报。"
车门关上的瞬间,于海棠长舒一口气。王方全从后视镜里看着她:"没事吧?"
"比想象的还要糟。"于海棠拿出刚才找一些居民访谈记录,"这些足够立案调查了。"
王方全摇摇头:"还不行。马国富在市里有关系,没有铁证很难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