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一笑:"多谢关心,我会尽快熟悉工作。"
到了市政府,情况并没有好转。常务副市长李国栋是个五十多岁的本地干部,皮肤黝黑,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他草草和朱聿修握了握手,就让人带他去办公室。
"朱市长年轻,先从简单的抓起吧,"李国栋说,"文化广电这块比较清闲,适合你。"
朱聿修听出了话中的轻视,但不动声色:"李市长,省里文件明确我分管金融监察、外事和文化广电。我想先从金融监管入手。"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几秒。几个本地干部交换着眼色。金融监管是金城最棘手的工作之一,涉及多家地方银行的违规操作和政商勾结,前几任分管领导都栽在了这上面。
,!
李国栋眯起眼睛:"朱市长有魄力。不过金融这块水很深,你刚来..."
"正因为刚来,才更需要尽快了解情况。"朱聿修语气温和但坚定,"明天请安排金融局、银监局的同志向我汇报工作。"
散会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老马悄悄对李国栋说:"这京城来的公子哥儿,怕是要碰钉子了。"
李国栋冷笑一声:"让他碰。碰疼了就知道收敛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朱聿修的表现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他白天听取各部门汇报,晚上研读文件到深夜。不到十天,他就梳理出了金城金融系统存在的三大问题:农村信用社违规放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以及几家城商行与地产商的利益输送。
周一市长办公会上,朱聿修拿出一份详实的报告,直指问题核心。
"金城农商行给'金玉地产'的贷款已经超过监管红线,而这家地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朱聿修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市委张副书记的侄子。"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李国栋脸色铁青:"朱市长,这话可不能乱说!"
朱聿修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取出几份文件复印件:"这是贷款审批记录和股权穿透图,请各位过目。"
文件在众人手中传阅,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李国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些资料连他这个常务副市长都没掌握全,这个才来了半个月的年轻人是怎么弄到的?
"另外,"朱聿修继续道,"我注意到市里正在申报'金融创新示范区'。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申报材料中的许多数据都需要...重新考量。"
这句话击中了要害。申报示范区的政绩是市委书记和市长都看重的,一旦因为金融乱象被否,后果不堪设想。
李国栋擦了擦汗,态度突然转变:"朱市长果然专业。您看这些问题该怎么处理?"
朱聿修早有准备:"第一,立即叫停违规贷款;第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第三,制定整改方案上报省政府。"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有力。在场的老油条们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手腕比他们想象的要强硬得多。
会后,消息迅速传开。金城市官场震动,不少人开始重新评估这位新来的副市长。而朱聿修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紧接着开始整顿广播电视系统的广告乱象,叫停了多家医院的违规医疗广告,又得罪了一批既得利益者。
一个月后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王强特意表扬了朱聿修:"朱聿修同志虽然年轻,但工作有思路、有魄力,值得大家学习。"
散会后,李国栋主动找到朱聿修,态度热情了许多:"朱市长,今晚有个便饭,一起?正好介绍几位银行系统的朋友给你认识。"
朱聿修婉言谢绝:"谢谢李市长好意,不过今晚我还要研究外事接待的方案。"
回到办公室,朱聿修站在窗前,望着金城灰蒙蒙的天空。这里的空气比北京干燥,风里带着沙尘的味道。他想起了何雨欣,不知道她现在在文化部工作得如何。父亲说得对,何家的女儿确实与众不同...
他摇摇头,强迫自己回到工作中。桌上摆着一份刚送来的文件,是省政府关于文化交流工作的批示,落款是何大清。
朱聿修拿起文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虽然何省长似乎对他有些"特殊关照",但他并不反感。相反,他期待着在这片土地上证明自己,也许有一天,他能以更加匹配的姿态站在那个女孩面前...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金融局打来的,汇报对农商行的整改情况。朱聿修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声音沉稳而有力:"处罚不能只是表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