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苦于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无法为梁山众人洗清冤屈,只能暗自焦急。
几日后,吴用在江湖上的朋友传来了消息。在京城郊外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妙笔翁”的人,此人擅长模仿各种笔迹,技艺堪称一绝,据说最近与童贯府中的人来往密切。
宋江等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看到了一丝希望,决定亲自前往小镇展开调查。为了避开童贯的耳目,他们精心乔装打扮,扮成了普通的商旅模样,趁着夜色悄悄出城。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那个小镇。
小镇不大,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众人分散开来,在小镇上四处打听妙笔翁的下落。他们询问了街头巷尾的小贩、店铺的老板,以及一些当地的居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妙笔翁的住处。
那是一间位于小镇边缘的破旧小屋,周围杂草丛生,显得格外荒凉。孙二娘走上前去,轻轻敲了敲门。许久,门缓缓打开,一个瘦弱的老头探出头来,他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和疑惑,上下打量着众人。
“你们是什么人?找我何事?”妙笔翁的声音有些沙哑,充满了戒备。
吴用满脸堆笑,客气地走上前说道:“老人家,我们听闻您擅长书法,在这一带颇有名气,我们几个对书法也略感兴趣,特来向您请教一二。”
妙笔翁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再次打量着众人,“我不过是个普通写字的,没什么可请教的,你们走吧。”说着,便要关门。
张青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用手挡住门,急切地说道:“老人家,实不相瞒,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听闻您或许能帮上忙。还请您听我们把话说完。”
妙笔翁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我能帮什么忙?你们别再来烦我!”
见妙笔翁如此抗拒,众人越发觉得他心中有鬼。宋江向前一步,神色诚恳地说道:“老人家,我们是被童贯陷害的梁山众人,如今深陷困境,有口难辩。那封伪造的书信极有可能是您所写,我们只想讨回公道,还我们清白。若您肯相助,我们必定感激不尽。”
妙笔翁听了宋江的话,身体微微一震,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复杂。他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最终长叹一声,仿佛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罢了,罢了。我也是被童贯威逼利诱,为了保命,才做下这等错事。那封书信确实是我模仿宋江的笔迹伪造的。”
说着,妙笔翁转身走进屋内,在一个破旧的箱子里翻找了一阵,拿出了一些模仿笔迹时留下的草稿。众人接过一看,上面的字迹与那封伪造书信如出一辙,正是证明梁山众人清白的关键铁证。
宋江等人心中大喜,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证明自己清白的关键证据。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带着证据赶回京城,向宋徽宗禀明真相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了。童贯的爪牙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一队全副武装的人马正朝着小镇疾驰而来,一场新的危机即将降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