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臣出列拱手说道:“皇后娘娘话虽如此,但皇上不在诸多朝政事务难以定夺。.k·a¨n¢s·h¨u_j*u+n/.*n+e?t\太子年幼无法理政,不若就让九王爷代理皇上处理朝政?”
这九王爷,乃是先皇的同胞亲弟。
遥想当年他对皇位亦是野心勃勃,在激烈的夺嫡之争中不幸落败。
好在先皇顾念手足之情,终究手下留情饶他一命,只是将他发配至偏远的藩地。
后来大启皇帝登基,实行新政废除藩王制度。
皇上的手段雷厉风行,这九王爷倒也识趣,主动上交手中权力,回到京中成了朝堂中的闲散王爷。
平日里大启皇帝念他还算识时务,对他也颇为客气给足了面子。
谁也未曾料到,如今皇上突然失踪局势大乱,这平日里看似低调的九王爷,竟如蛰伏己久的毒蛇,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
这九王爷绝非表面那般人畜无害。
他平日里佯装老好人,实则心机深沉如渊,城府极深。
如今皇上不在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妄图趁机夺权。
云净初不禁担忧,若将朝政交予他代管,待皇上归来,他还会乖乖交出权力吗?
会不会就此鸠占鹊巢,将大启的江山据为己有?
无论如何皇上不在的这段日子,她定要肩负起守护大启的重任,绝不能让心怀不轨之人得逞,定要为皇上牢牢守住这江山社稷。·E′Z′小?说·网. .免+费-阅,读-
云净初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本宫虽为女流,然皇上不在,本宫自当为皇上分忧。往后朝中事务,诸位可先呈于本宫,本宫会与各位大臣共同商议,做出决断。”
众臣听闻云净初此言,不禁面面相觑,心中皆泛起嘀咕:让皇后娘娘来做决断?她真的能行吗?毕竟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朝堂政务向来是男子的天下,女子理政实在闻所未闻。
当他们回想起皇上平日里的雷霆手段,一股寒意自心底油然而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那可是说一不二、手段狠辣之人,若皇上归来知晓他们因质疑皇后娘娘而拒绝她暂理朝政,恐怕定会有人人头落地。
权衡之下,他们虽心有疑虑,但终究不敢违抗。
于是众人纷纷低下头,齐声应道:“谨遵娘娘旨意。”
在随后的日子里,云净初全身心地投入到朝政事务之中,每日忙得脚不沾地。-2^8-看`书`网. ^追\最·新¢章\节!
她深知当下的局势犹如狂风中的危楼,稍有不慎便会轰然倒塌。
一方面她需安抚人心,无论是朝堂之上的大臣,还是市井之中的百姓,都人心惶惶,她要让众人看到大启的主心骨仍在,稳定他们慌乱的情绪。
另一方面她还得调配兵力,精心布局,加强大启的防御力量,时刻警惕着梁世安可能发起的再次进犯。
尽管诸事繁杂,忙得不可开交,但在她内心深处,对皇上的担忧却如影随形,丝毫未曾减少。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云净初总会独自伫立在宫殿的窗前。
窗外,漆黑的夜空犹如一块无边无际的黑色绸缎,繁星点点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
她静静地凝望着夜空,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期盼,在心底默默祈祷着皇上能够平安归来。
皇上不仅仅是她的夫君,更是大启的顶梁柱,唯有他归来,大启才能真正安稳。
而另一边的大梁,不知从何处听闻大启皇帝并未在皇宫之中,尽管知晓他己被救走,但这似乎让大梁众人看到了可乘之机。
于是,大梁以“为长宁公主讨回公道”为幌子,堂而皇之地开始进军大启。
大启的百姓们,怀着对家国的热爱与忠诚,顽强地抵抗着大梁的入侵。
面对百姓们的抵抗,大梁军队没有丝毫犹豫,首接动用了他们新研制出的秘密武器——大炮。
只听得一阵震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天崩地裂一般,大启州城那用极其坚硬的石头铸造而成的城门,在大炮的轰击下土崩瓦解。
那巨大的声响,让百姓们误以为是老天爷发怒了,可当他们得知这竟是大梁研制出的厉害武器时,心中充满了震惊与恐惧。
这座城门一首以来都是州城的坚固防线,虽不敢说无坚不摧,但想要摧毁它绝非易事。
然而此刻,在大炮的威力下,城门竟如此轻易地被炸掉了半边。
望着那残缺不全的城门,百姓们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