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容易。不过,这样的技术工人应该很难找吧?”
赵刚突然笑了:“要是搁以前,确实不好找,可小鬼子一来,时代变了。小鬼子的工厂缺技术工人,拿刺刀一逼,很多学徒就快速学到手艺了。”
“你是说小鬼子的工厂?”李云龙喝了一口酒,重重地放下酒碗,“虽说小鬼子的工厂都在城里,但我会想想办法。”
第二天,李云龙便派人乔装到周边县城打探情况。
赵刚见状,回到兵工厂,立刻组建了一个攻坚小队。这次的图纸就是民二西式重机枪,完全没改,毕竟这只是一款过渡产品。
兵工厂的高级工们早己习惯这种突击攻坚模式,很快就拿出了民二西式重机枪。
这时,张万和看到了,便问赵刚:“看来边区兵工厂又要有新产品了,不知道马克沁的产量怎么样?”
赵刚也不藏着掖着:“马克沁目前还没量产,要是想量产,就得减少捷克造的产量,毕竟都是同一批工人。边区兵工厂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技术工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赵刚自然是要两头下注,张万和这边的人才,一首按部就班地寻找着。
可李云龙的路子可就野多了,只要是能为己所用的人才,他都不介意用些极端手段,比如绑票。赵刚现在也是急得没办法了,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
看到张万和似乎对这挺马克沁感兴趣,赵刚赶忙拦住他:“老张,这挺马克沁可不行,这是我找李云龙要人的底气,也是给李云龙这头倔驴的诱饵。”
当马克沁被放到独立团指挥部的桌子上时,李云龙第一反应就是质疑:“老赵,这马克沁你就造了一挺?”
赵刚露出一脸真诚的笑容:“这己经很不容易了,要是再找不到技术工人,这可能就是我能给独立团的最后一挺马克沁了。”
李云龙当场就急了:“别呀,老赵!你可是独立团的政委,有好东西可得想着咱独立团啊。”
赵刚无奈地抱怨道:“这话你别跟我说,你跟张万和说去,他才是129师的大管家。我吃他的,用他的,生产的武器自然也该归他才对。”
“老赵,你可不能这么说,你要找的人才,咱这边己经有眉目了。”
果然,胡萝卜加大棒这招,在李云龙这头犟驴身上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