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更加能够深刻理解这次基础理论突破带来的价值,也自然更加振奋。
不过,负熵研究院内物理所等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在兴奋之后,也没有就此停下来,什么都不做。人联纪元114年年初之后的这段时间里,负熵研究院内相关研究员,斯托文明那边的研究者们,主要就是凑在一起,更进一步消化着这次基础领域研究成果。首先,毋庸置疑的,由秦裕在这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过程中,推论出的理论猜想,在得到了这次基础实验的验证过后,不光是成为了人类文明内部,物理理论的主流,也同样是成为了斯托文明内部的主流基础物理理论。但,构建这个理论框架时,秦裕也就是构建了整个理论框架的主体,不可能涉及到整个物理领域的所有细分领域,将此前所有细分领域中的所有问题,都在这个新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一遍。这些琐碎的工作,虽然对于秦裕提出,此刻被命名为‘秦裕-人联-斯托’大一统理论本身没有太大影响,但显然也不可能不做。这段时间里,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也在继续构建着一些传统物理理论中,小的细分领域和此刻秦裕提出的大一统理论之间的联系,同时补充和发展着,秦裕大一统理论中,一些细分领域的内容。让秦裕大一统理论对过往传统物理理论实现更好的包容。此外,基于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实验研究此刻基本已经完成,虽然此后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不至于直接报废,但显然,在基于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实验,不太可能像之前那样大动干戈。此前建造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和推进基础实验的持续生产力消耗,也开始回流到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其他领域的研究中。斯托文明与人类文明也已经在考虑,基于目前的大一统理论,从理论层面出发,实现无工质推进,乃至量子通信的技术可能性。将基础理论上的突破,延伸到具体的技术发展上。虽然依旧艰难,但至少有一些理论层面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