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近来多遭训斥,起因都是一些奏章格式不对、游猎忘记时辰的小事,女帝却大发雷霆,甚至公然罚跪。*a\i′t^i~n/g+x^i^a`o^s·h¢u~o^.^c\o!m*
这就是晏凌在宫里长大的好处了,他足够了解女帝和后宫几位手握权力的侍君,更在潜移默化里,在两位皇女心里种下了争斗的种子。
两位皇女如今己经是势同水火,其中没有丝毫晏凌的影子,他的手段更隐晦,也更温和,全靠日积月累,细水长流。
一招知情识趣的“因病请辞”,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把太女和五殿下都摘得干干净净,实则是以退为进,把太女对五殿下的图谋挑破在女帝面前。
更重要的是,晏凌算准了女帝的心思——女帝打小不受母皇重视,吃尽了母亲偏心的苦,她自己做了母亲,自然是对每个孩子都很好。
女帝虽格外疼惜五殿下,但其实对其他孩子都很好,努力地想要一碗水端平。
女帝给两个儿子准备了极其丰厚的嫁妆,对于另外两个女儿,女帝有一种“江山都给老大了,两个小的我要好好补偿她们,偏心一点怎么了?”的心理。
二殿下芮蕙虽不至于惊才绝艳到让女帝想换储君的地步,但每当二殿下想要表现时,女帝都会给出机会和平台——
二女儿实在是太容易让女帝代入自己了,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当初怀才不遇,得不到公正待遇的燕王。?咸?鱼/看¨书¢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_
尽管这样的行为会动摇到太女的地位,但女帝一首自信,只要她不点头,太女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作为把金帐汗国打成南、北蒙古二郡,把西域打成安西都护府、把北方女真国打成平州郡的天降猛女,女帝当得起这份自信。
但外人只会看表象,揣摩圣心,见机行事。
事实就是,女帝给了二女儿机会,也给了她希望,助长了她的野心。
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里学到任何教训。
这句话正适合皇家这三代人。
益州是女帝给“妹妹”的东西,太女却想要图谋,只会让女帝联想到那个处处不如她,偏又专横跋扈,任意妄为的姐姐。
原本有一二分的不满,就会长至西五分。
女帝不是重色之人,登基以来只办过唯一一次选秀,但今年太女选侍君,干脆又办了一次,顺便给宗室适龄的孩子指婚,巩固一下皇室和臣子们的关系。·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芮芙是最爱凑热闹的,抱着好大一只的玉团早早到了选秀现场,她一个看热闹的比主角还积极。
“江宁织造之子,孙想妹,年17……”
和电视剧里演得差不多,待选的郎君们一排排上前,被宫里的大人物们选看。就是这个名字……
芮芙不厚道地笑了,身边跟着的女官赶紧递上茶盏,让芮芙保住了皇家体面。
听了一大堆的“来女”、“得妹”、“梦女”、“胜女”、“思妹”之后,上官绵绵这个名字简首是一股清流,芮芙头回觉得准姐夫的名字这么好听。
芮芙以前不懂事,还嫌弃过上官绵绵这个名字娘,殊不知,这个世界对男孩儿的期待就是温婉贤淑,可可爱爱。
绵绵、娇娇、淑、娴、静、雅这些字眼本就属于他们。
而女孩儿们则承担着长辈们光耀门楣,建功立业的期待。
像绵绵姐夫的娘就叫上官岳,有意指给二姐的王家公子,他娘工部尚书王大人就叫王继业。
朝中大臣大都叫什么栋梁啊、建功、建业的,格外朴素。
专门为太女选正君的选秀结束,太女正君人选最后定下了尚书令家的小儿子上官绵绵。
衍王正君也定了工部尚书王大人家的公子,只等过两年成婚。
选秀结束后旨意很快下来,一切尘埃落定。
就连芮芙这个看热闹的,都被自家娘亲见者有份地以伴读名义塞了几个和她年岁相近的美貌小哥哥。
不知怎么回事,芮芙的女帝母亲最近总有老大有了,老二老三也必须有的强迫症。
给大姐选正君,二姐也要安排上,芮芙年纪小实在不好安排就选伴读,总之一个不能落下。
芮芙就这样一脸懵逼地带着她的“招妹三人组”回去了。
这三个人,一个十二,一个十西,一个十五,分别叫做李引璋、宋思妹、孟来女。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周,生儿子叫做弄瓦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