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珍信中曾写过,她那发财之路,一二三,其中一条就是抓蚂蟥。!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
蚂蟥是极好的中药材。
晒干了拿去药店,能换到几块钱。
枯丫丫的树枝上,挂着竹子串的蚂蟥,这也是钱啊!
许明珍气呼呼的回了家!
卫洲挑着担秧苗在田间行走,想着她的表情,忍不住的笑。
他突然理解了读书时期,那些男生的幼稚行为,真的忍不住想逗。
傍晚下了工。
许明珍向卫洲勾了勾手。
卫洲在她的示意下,看向水缸里,“黄鳝?”
许明珍点头,把藏在身后的剪刀递给他,“杀吧!”
卫洲僵住了。
这回轮到许明珍哈哈大笑。
许盛从外探头进来,见他姐夫无从下手,“我帮你?”
他放学打了猪草回来,正赶上他们下工。
半大的小子,胆子大的很。
手探进去,几下抓了一条,问他姐,“杀几条?”
许明珍诶了一下,真的是,碰上这个吃货!
“全宰了。”
黄鳝其实没多少,多的是小泥鳅。
许盛做了示范,卫洲很快就学会了,剪刀划拉一下,再剪几个口子。
在外边冲洗干净,预备拿进厨房。
“我来!”
许母一双手还是湿漉漉的,连忙接过,“我去炒!”
黄鳝很鲜。(;看ˉ书o?a屋~¤! £¢首3?发`\
卫洲问许德,“怎么抓?”
黄鳝笼子是许父用竹片编的,一头尖一头圆。
许德惯用蚯蚓当饵。
见他姐夫这样大城里来的,不由犹豫,这不会也和他姐一样矫情吧。
据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卫洲看他拿着个竹筒迟迟不打开,指了指,“装的蚯蚓?”
许德手伸过去,“姐夫,会用吗?”
卫洲并不介意,他钓鱼也用。
只是——小瞧了!
这一团团断肢,“你还养它?”
许德用竹签穿一个丢进去,“对啊,懒得找了,这个鸡也吃,用量大,我床底下还有几罐。”
“姐夫以后要用,首接去我房里拿。”
“……好。”
许德收拾好竹笼才去叫许明珍。
卫洲在一旁用皂角洗手,许明珍示意许德赶紧也洗洗。
“我等下还要下水!”
“快去!”
许德不情愿去了。
许盛也想跟着去,他不是新鲜,纯粹人多好玩,被许母拦着了。
春时,夜里还是有些凉。
许德选的地方都比较偏,一些不起眼的小沟,或者水湖的草堆里。0!`0^小??说°??网`§ \2追±%最±*>新°&章?a/节D?
他背着背篓在前面带路,卫洲牵着许明珍的手,落后几步。
村落里静,能听到倦鸟归巢,还有几声蛙叫。
卫洲看了看旁边浅浅的水沟,“快吃青蛙了?”
“不是青蛙!”
许明珍解释,“我们这不吃这种青蛙,它们吃蚊子,我们吃——癞蛤蟆。”
“等再过一阵子,夜里用手电筒照。”
“癞蛤蟆也吃蚊子。”
“那可能是它丑吧!”
卫洲轻笑,真是独特的饮食习惯。
月光很亮,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许德细细的同卫洲讲黄鳝的习性,注意事项,以及还能抓到些什么。
卫洲学得认真。
既选择下乡,他就会适应农村,融入农村,学他们的生活技巧,经验。
而且,卫洲看向蹲在一旁照明的小妻子,他乐在其中,乃至很多年后,他觉得妻子的故乡亦是他和孩子的故乡。
春耕结束时。
村里的桃花开盛了,油菜花更是入目都是。
成片成片的油菜花,从村子延伸到知青点,再从知青点漫延到湖边。
水和花相连,油菜花开得盛,风一吹就沾到了湖面。
这一幕,绿湖岭的村民看不腻,知青更是喜欢。
许明珍戴着草帽,躲在柳树荫下,一旁卫洲在那钓鱼。
许德做的简易版鱼竿,配上他用不腻的饵料,小蛤蟆凳,大草帽,水桶,装备齐全。
至今没钓上一条鱼。
也不能这么说,是他还没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