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是童生外,就没谁是童生了,为了咱们村的所有孩子都能启蒙识字,为了咱们小东村的将来,所以,我作为村长,也只能忍痛,叫光宗从镇上回来,当村塾的先生了!”
“这咋行?你家光宗,不考秀才啦?”丁三叔豁得一下站了起来,惊讶的表情夸张至极。
王村长道:“一切都是为了咱们小东村,光宗回来当先生,一边给孩子们启蒙,一边用功备考,也是一样的!”
丁三叔才不相信这老东西这么大义呢,那不是一首心心念念的都是儿孙能考中秀才考中举人将来当官,给他们老王家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嘛!
哪会舍得让儿子不读书了回来当劳什子的先生?
他觉摸着怕是镇上学堂读不下去了?
也是,这光宗都三十五了,一大把年纪了,还跟一群小子在镇上学堂读着书,说得好听是个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有啥用啊!
这小子从二十岁考中童生后,后头的院试回回都参加,可从来就没考中过,这都多少年了?
也是王家人把他当个宝。
有好几回回他去五乡镇赶集,都碰见过那王光宗不是跟人在饭馆里喝酒就是跟人在茶楼里听小曲,有说有笑的,哪有半点读书的心思?
估摸着也是考不下去了,这当老子的,给儿子安排后路哩!
“那咋行?别回头光宗能考上秀才的,却因为回来当了村里的先生给耽误了,到时候,那可是咱们村里的罪过了!
我说村长,大可不必如此!咱们都是泥腿子,孩子也野惯了,学会种地,能踏踏实实把田地侍弄好,不赌不嫖,那就是祖上积德了!
这村塾啊,村长你也别费心,哪能叫你又是出基地也是出先生的呢!”
丁三叔摆着手,一副村长你可别这么大义为村里咱可不值当的表情。
话音未落,就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不管听没听出王村长的心思,或许也有纳闷,但不管咋的,他们是真不想出钱建这个村塾,也出不起每年三石稻子的束脩。
这村塾,真别建的好!
“就是,村长,可别费心,这村塾,我们还是不建了!”
“是啊是啊,村长,建村塾多麻烦呀!”
“村长,我家真出不起这一百二十文钱,家里盐巴都快没得吃了,还舍不得花钱去买哩!”
“我家真有这一百二十文没处花,那我肯定想都不想的先去买个几斤肉回来哩!都多久没吃肉了,娃儿们都馋着呢!”
这话说出去的妇人,远处孩子一拨玩着的里头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立马就跳了起来,“娘,吃肉!我要吃肉,不读书!”
王村长:……
泥腿子!一群没出息的泥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