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信件,第一时间来找诸葛亮。
诸葛亮闻言,略显激动:“正德终于有消息了。”
糜武一首没有书信,诸葛亮也没时间派人去问越嶲郡情况。
主要还是越嶲郡可有可无,刘备压根没放心上。
诸葛亮又事务繁忙,索性放任糜武去做,只是时间一长难免有些担忧。
毕竟越嶲郡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事!
现在终于来信,诸葛亮焉能不记得?他可是对糜武抱着很大的期望。
“正德也真是,半年无信,尽让人替他担忧。”马良忍不住抱怨一下。
诸葛亮微微一笑:“我猜此信必是报喜!”
“噢,军师怎知是报喜?”
“正德之所以长期不来书信,令是想做一番事,而后来报。如今事情做成,书信即到!”
“原来如此!”
诸葛亮展开书信认真阅读起来,越看越喜,越看越激动不己:“好,好啊!正德果然没让我失望。蜀中官员为有正德,合我之心。”
马良见诸葛亮这般高兴,问道:“何事?”
“哈哈。”
诸葛亮将书信递给马良:“季常,你必会感到吃惊!”
马良笑言:“正德己经令我吃惊不少,今还能惊到我呼?”
“哈哈。”
诸葛亮笑了笑,拿着羽扇挥了挥。
半年来,唯有今日最高兴。
马良认真拜读,真如诸葛亮所言,他吃惊不少!
“真大才也!”
“收流民八万众于邛都,开荒屯田,修建水利,恢复经济生产?”
“一人一骑破彝族先民三千?”
“三千铁甲,破南蛮二万众?”
“彝族先民归顺,鲍家庄鲍钱率众归顺?”
“越嶲郡尽归所有,三害皆除?”
“半年时间?”
“这……?”
马良震惊到无以言表!
诸葛亮微微笑道:“正德之才,无可限量!越嶲郡如此局面,半年之内,尽除三害,恢复生产,还能招募兵甲三千余。纵然是我,也未必能做到。”
马良拜道:“军师,那现在可否将正德招回?”
“不急,越嶲郡刚刚才稳定。如招回正德,恐叛乱又起。”
“军师所虑甚是。”
“季常,我想让你亲自去一趟越嶲郡,面见正德。将主公伐吴之事告知,问计于他。”
“是,我明日就向主公请示!”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