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需,解百姓之困。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乃千古不变之理。
切不可因贪图安逸,忘却百姓之苦,致江山不稳。
唯有让百姓富足安乐,我大明方能千秋万代,绵延不绝。”
朱标恭敬答道:“父皇教诲,儿臣定铭刻肺腑,不敢有忘。日后理政,必以百姓为重,不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见状,面露欣慰之色。
朱元璋言:“往昔,吾不欲动彼等,实惧大明生大乱。然今时不同往日,北方有常孤雏镇守,南方吾亲坐阵。纵彼等敢生乱,吾又何惧?首言相告,吾正盼这些士绅豪族有所异动,如此,便可拿其开刀。”
朱标闻之,不禁喟然长叹,终未多言。
朱元璋见此,亦未再多言于朱标。思及所言之语,料想朱标该当领悟其中深意。
朱元璋身为开国之君,威望隆盛,行事之际,鲜遇阻碍。
其心忧后世,深知若不于己身之世,尽扫朝中如蛀虫之士绅豪族,待朱标继大统为守城之君时,欲行改革,必荆棘满途。
彼时,孔家见诬陷张御史得逞,而朱元璋未作殊异反应,遂以为朱元璋甚重孔家。
自胡惟庸伏诛,丞相之位废置,孔家虽未得六部要职,然于士林之中,其影响力一时无出其右。
至于常孤雏之事,孔家众人之心思复又活络起来。
张御史遭罢黜,心灰意冷,遂离应天,乘船往辽东而去。
张御史以平民之身至辽东,心中顿生别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