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此番种种情景,不过片刻,便经由锦衣卫之口,速速传至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听闻后,微微颔首,面露赞赏之色,不禁赞道:“雄英这孩子,不愧是咱悉心教导之人,看事透彻,务实敢言,深知百姓疾苦与治国之要。
有此见识,方有大国气象。”
言罢,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提及朱允炆,语气满是贬损:“允炆却一味守着那些陈旧章句,不知变通,不顾实际,只知纸上谈兵,如此迂腐,怎堪大任?身为皇家子孙,当以天下为己任,务实奋进,而非拘泥于空洞言论。”
言罢,朱元璋转头对着一旁侍立的二虎:“二虎,你速去将雄英接到坤宁宫,咱要与他一同用膳。”
二虎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疾步而去,一路快马加鞭,不一会儿便赶到朱雄英所在之处,恭敬地传达了朱元璋旨意,引着朱雄英匆匆往坤宁宫而去。
朱允炆自大本堂放学出来,恰瞧见朱雄英正被二虎领着往坤宁宫方向走去。
他的目光瞬间定在那二人身上,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羡慕,紧接着羡慕化为嫉妒,最后恨意也悄然爬上眼眸。
只见他紧攥着拳头,指节泛白,嘴唇微微颤抖,心中暗自思忖:凭什么他总能得皇祖父青睐,如今又被召去坤宁宫用膳。
自己苦读儒家经典,一心以圣人之道为准则,却为何得不到如此看重?
这般念头在他心中翻涌,令他满心愤懑,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朱雄英渐行渐远。
朱允炆满心怨愤地回到东宫,径首走向吕氏居所。
一见到吕氏,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委屈,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道:“母亲,今日孙儿瞧见皇祖父派人接雄英去坤宁宫用膳。孙儿日夜苦读圣人经典,一心向学,为何皇祖父总是更看重他?孙儿究竟哪里做得不如他?”
说着,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吕氏见儿子如此难过,心疼不己,赶忙拉他坐下,轻声安抚:“儿啊,莫要如此伤心。你自是有你的好,只是皇祖父看待事情的角度与你不同。
雄英或许更合他务实的性子,但你饱读诗书,德行兼备,日后定有施展才华之处。
切不可因此事乱了心智,须得沉下心来,继续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