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心只有仇恨没有理智的人,朱棣更喜欢俞符这样,有目标又有野心的兵。¨微¨趣?暁?税*蛧· `唔¨错!内\容!
“俞先锋!”
朱棣张开双臂,抱住俞符,激动得双手拍得啪啪作响。
巴掌拍在俞符结实的后背上,俞符没感受到任何伤害,倒是朱棣,很快便手掌通红,疼得他咬紧牙关赶紧松手,不敢声张,免得露怯,被他捡来的这个先锋官笑话。
在朱棣松手后退的瞬间,第一次感受被人重视的俞符,立即单膝下跪,把右手放到了胸膛之上,抬头仰望着让他不再烧火,可以烧倭的燕王殿下。
“小的愿意为殿下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从今往后,我,俞符,就是燕王殿下的兵了!
“好!本王向你保证,到时候一定让你杀个痛快!”
朱棣得到这样一位勇将,高兴得恨不得冲进皇宫,告诉乖侄儿、大哥、母后和父皇这个好消息。
我朱棣,也能靠个人魅力,收服将领了!
俞符也没想到,光凭毛遂自荐,就能达成心愿。
更没想到燕王殿下,能够自主决定,新建的这个神机营谁干什么事。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在被朱棣扶起来后,扛着斧头站到了朱棣的身后。
“咳!”
矮人一头的肖梁轻咳一声,提醒这个新来的靠靠边。
俞符这才发现,自己一时激动站到了朱棣左右,他急忙笑着冲肖梁点头致意。,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
伸手不打笑人脸,肖梁指了指朱棣的身后。
“俞先锋,往后你站在这里。”
“是!”
俞符站在了朱棣身后。
这个活脱脱一座人形小山似的壮汉,首接让朱棣身上的威严感加倍。
但丝毫挡不住大家想要参军的热情。
尤其是刚才说自己六孙子读过书的老者,首接效仿俞符,大胆地举荐。
“燕王殿下,我家小六机智聪明,但身手不太好,希望能够让他在殿下麾下当个文书。”
“行啊,等会儿你把你的九个孙子全叫来,本王好好考校考校。”
燕王殿下这么好说话,哪怕还要考校,但大家都看出了,这是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谁也不肯错过。
“我要给我家三个孙子报名!”
“我要给我家西个儿子报名!”
“我!我才二十岁,我是家里的老二,娶了媳妇生了俩娃了,我给自己报个名!”
广场的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
燕王征兵抗倭,并且当场点兵点将任命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快速传遍了整个工部。
在南京定居的匠师,祖籍是东南沿海的人不在少数。
听说能参军打倭寇报仇,还能立功当将官,大家一窝蜂地涌入广场,积极报名。?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
别看工部在职的匠户人数不多,但战事平定下来后,百废待兴时期,朝廷减税免税,百姓们生儿育女的意愿很高,因此家家户户都生了不少孩子,按照规定,其中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他们的工役,剩下的全要靠自己的手艺谋出路,一户人家就有好几人报名。
“等到我家儿孙杀了倭寇,建功立业,我就请族里让他族谱单开一页!”
“要是我家儿郎运气不好回不来,我就让老大家这一脉,永远供着他二叔三叔他们的牌位!”
刚刚稳定下来赶走了异族压迫的大明百姓,哪里容得下倭寇来他们的家园作乱。
在这样的“攀比”环境下,五百个名额,很快就满了。
“大家注意一下,人员超出了,咱们不按先后顺序选兵员,按照谁行谁上的能力来选,免得到时候给倭寇送人头,你们同不同意?”
朱棣一声吼,众人齐声高呼。
“同意!”
“同意咱们就接着写名字,本王在这里,谢过大家的支持!”
朱棣信誓旦旦地保证。
“你们放心吧,只要跟着本王上战场立了功,本王一定为你们争取到最好的优待!”
实在不行,有伤的残的,他就自掏腰包补偿一下,多搞一些铺面,让那些伤兵残兵终身不必为吃饭发愁。
少年一腔赤诚,最能打动人心。
因为燕王这段时间在工部的表现,没有人怀疑他是在说大话。
大家依旧排着队,继续报名。
朱标看着花名册上逐渐增加的名字,暗暗在心里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