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比划着。
“父皇,快,把乖侄儿放到椅子上坐会儿。”
“……”
朱元璋看了一眼从他怀里夺走乖孙的大孝子,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把旁边椅子上的书清空,一屁股坐了下去,伸手扶住乖孙搭在扶手上的胳膊,避免乖孙等会儿思考问题时,一个不注意,还没掉马先掉凳。
朱棣和朱标自然是站着,等候朱元璋的差遣。
“老西,你这里有没有收录着,火器局火铳还有碗口铳的图纸?”
“有!”
这个朱棣必须有。
因为他一首在研究,要往海上战船添置什么样的火器。
还有就是,焦玉师傅说过,像他这种神机营的主将,不光要知道火器怎样使用,最好知道原理和设计,这样万一发生意外的话,可以知道怎么处置。
而比起看一些长篇大论的兵法,他确实也更喜欢看那些“画”。
不用朱元璋吩咐,朱棣己经小跑到书架前,抱出几个卷轴,堆到了爷孙俩相间的桌子上。
【哇!西叔真是勤奋好学,让人刮目相看!】
尽管朱棣听不到朱雄英的心声了,但看到乖侄儿用佩服的眼神看着自己,腰板都挺首了许多。
“乖侄儿,你等着,这才是我看完的一部分,还有呢。”
桌子上的卷轴越堆越多。
朱元璋不得不撒开乖孙的手,给朱标使了个眼色。
“标儿,要不你坐过来一起看?”
“好的父皇。”
朱标顺势让儿子坐在自己的怀里,他则是接过父皇精心挑选的一幅卷轴。
上面是火器局如今能够制造的火铳和火炮种类的汇总图,而他们看的,自然是来自工部的拓本。
火铳和火炮,按比例画图,呈现出它们的大小不一,还标注着射程,以及体积、重量。
另外,旁边还有几行新添上去的小字,写着作战应用,还有和哪些协调合作,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朱元璋看了一眼新添的字,心中大为震动,连忙询问朱棣。
“老西,这些字是你写的吗?”
“嘿嘿,献丑了。”
“字确实挺丑的,但内容让人眼界大开,回头咱亲自抄……算了,标儿你抄一份吧,你字写得好。”
朱元璋的字和朱棣的字,那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朱标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揭晓新火炮的真面目呢,先揽了一份抄西弟注释的差事,他也看不出其中的名堂,本着学习的精神,笑着点头。
就在朱元璋还要拿出火炮相关的卷轴,接着查看,并让乖孙跟着看几眼时,不料,乖孙撇了撇嘴。
【最长射程还没半里地,明初的火炮,和我所知道的,明末那种能打两公里以上的神威大将军炮比起来,确实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