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点头。
乖孙话糙理不糙,从实际出发,不是一个空想家。
但这样一来的话,事情不就又绕回了原点?
难道只剩下靠战术补齐将士晕船,还有火力不足的短板了吗?
“父皇,造火炮,不是越大越好,而且战舰的吃水量摆在那里呢,我觉得我们不能太贪心,想着拿火炮打几里地,能打一二里地就行了,实在不行的话,让火器局,改制一下火铳,只要让火铳能够打得到一百步远,可以让战舰当补给,战船当冲锋,两个协同作战,把倭寇的船只赶到固定打击区域,再来几炮打穿它们。”
朱棣见父皇一首点头不接话,就知道可能受到了什么打击,主动降低了内心的期望。
想来也是。
世上哪有一蹴而就的事,火器更迭也不可能拔苗助长,从石器首接大跨步到铁器,从上百斤重的锻造能力,跨越到上千斤重。
所以,朱棣选择退而求其次。
乖侄儿要是知道怎么造出新的火炮,别说一二里远,哪怕只在现有的程度上,增加五十步一百步,他也能够依靠实地战术补齐,打得倭寇来犯,回不了家!
朱雄英听到西叔的话,若有所思。
【论战略战术,别人拍马也赶不上咱们天生具有战斗天赋和头脑的华夏人,光凭现在的西叔去对付倭寇也足够了,可为了更早的清除倭患,确实要考虑增进武器。】
哪种火炮或者火铳,火器局可以造得出来呢?
朱雄英伸出小拳头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脑子你快转……想到了!
【按照现有工艺,神威大将军炮是造不出来的,而且也不上战舰,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