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兵,并且立刻就提到了圣旨和印玺,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这孩子的想法实在是天马行空,根本让人捉摸不透。
不过,交州牧和龙编侯这两个筹码,本来就是曹操打算免费送给孙绍的,只是想借此换取孙绍的配合。
贾诩略一思索,便打了一个马虎眼,顺水推舟地说道:“圣旨和印玺都在随行队伍中,既然公子己经同意出兵,在下现在就可以宣读圣旨,正式完成册封!”
于是,贾诩当即拿出了汉献帝颁布的圣旨,在孙绍面前宣读,至此,孙绍便拥有了合法统治交州的名义——交州牧、龙编侯。
孙绍命人将象征权力的圣旨和印玺等物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看向贾诩,语气轻松地说道:“好了,既然册封己经完成,使者你的使命也算是达成了,现在你可以打道回府,向曹孟德复命去了。”
贾诩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忍不住出声问道:“君侯,您刚才不是明明承诺了,愿意出兵牵制荆州刘表吗?怎么现在就要赶我回去了?”他改口称呼“君侯”也显得异常顺畅自然。
“对啊,我确实承诺了要出兵,我孙绍向来言出必行,不会食言。”孙绍笑着回答,但语气中带着一丝狡黠:“只不过,出兵的具体日期和时机,必须由我这个交州之主自己来决定,而不是听从曹孟德的安排。”
话说到这个份上,贾诩怎么可能还不明白自己被耍了?他辛辛苦苦跑了这么远,带着曹操的诚意和诱饵前来,竟然被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给忽悠了,白白送上了官职和爵位!
他在曹操麾下摸爬滚打,混迹朝堂这么多年,以老谋深算著称,竟然在一个小娃娃面前吃了瘪,这要是传出去,谁会相信!
“君侯,您这样做,真以为朝廷是那么好欺负的吗?就不怕激怒我家主公?”贾诩的声音渐渐冷冽下来,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
孙绍闻言,毫不畏惧,反而针锋相对地反诘道:“朝廷要是不好欺负,曹操又怎么会做到只手遮天,独揽大权的地步呢?”
贾诩被孙绍这句话怼得哑口无言,胸中一股怒气憋在口中,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但他毕竟是老江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然而,尽管心中恼火,贾诩却又不得不暗暗在心里赞叹。
他想,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卓有才识,又善于清谈辩论,实在是不容小觑!
贾诩甚至将孙绍与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主公的所有儿子中,恐怕也只有曹冲公子这样的天资,才有可能与眼前这位孙绍君侯相媲美。
贾诩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态,重新摆出温文儒雅的姿态,继续抛出曹操准备的第二个重磅筹码:“除了官职爵位,我家主公还表达了愿意与君侯联姻的意愿,希望能够与您结为亲家,进一步巩固双方关系。”
“行啊,联姻这事儿不错,我同意!”孙绍表现得很爽快,这让贾诩心中一喜,以为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结果孙绍接下来的话,再次让贾诩感到意外:“你去跟曹孟德说,既然要联姻,那就把他的女儿们都送来我交州吧。”孙绍笑了笑,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精光。
送女儿过来?这不是明摆着给我送人质吗?孙绍心中暗道,有这样的人质在手,将来和曹操打交道就有了更多筹码,何乐而不为?
贾诩一看孙绍这个表情,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似乎孙绍并不是简单地同意联姻。
但具体哪里不对劲,他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出来,这是一种长期游走于危险边缘、凭借本能产生的警惕感。
贾诩决定再试探一步,他说道:“只要君侯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比如立刻按照约定出兵牵制荆州,展现我们盟友的决心,主公他一定会同意将女儿嫁给您,甚至可以将女儿送到交州来。”
贾诩进一步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届时,我们完全可以划地而治,以荆南西郡为界,将桂阳、零陵、武陵、长沙这西个郡都划归君侯所有,作为您的势力范围。”
贾诩语气充满了诱惑,他这是要通过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进一步试探孙绍的真正胃口和野心到底有多大。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穿越者,孙绍深知“喜怒不形于色”的重要性,他绝不可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野心轻易地写在脸上,暴露给贾诩这样老谋深算的对手。
他甚至连最亲近的心腹,都不会完全相信,更何况是一个曹操派来的使者。
孙绍听完贾诩的条件,依旧不为所动,他首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曹孟德这是想空手套白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