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吴兰见赵林率众以拒马为防线,蜀军士卒久攻不下,遂暗遣人勾连降卒。!第_一`看-书-枉! \耕′歆+最/筷¢
时有一降卒被其说动,乃振臂高呼,欲策动众降卒反戈一击。
赵林见状,目眦欲裂。
此时一千蛮兵能战之人己不足五百之数,十余架拒马亦被破坏殆尽,赵林所部形势危急,即便五百降卒不反,亦不能持久。
若五百降卒皆反,临阵倒戈,赵林连同伤兵合计不过五六百人,如何能在三千人的围剿下幸存?
就在赵林欲策马冲刺,斩杀那振臂高呼之人时,卓膺忽迈步上前,行至那人身后,一脚踹在其腿弯处,复以手揪住他发髻,掣环首刀在手,一刀抹了那人脖子。
其余五百降卒并一众蜀军先前被振臂高呼之人吸引注意力,皆目视其人,卓膺忽斩杀此人,顿时叫众人具惊愕不己。
赵林见状,亦惊疑不定,卓膺却仍不罢休,连连挥刀斩下那人头颅,提着发髻高举,大呼曰:“尔等向日不过低微蚍蜉之辈!何曾有人与尔等折交下士!
赵将军与我等,袍泽兄弟也。先前有言:‘若有袍泽兄弟刀兵相向者,必杀之!’
今有此悖逆之贼,欲反叛我等袍泽,我己杀之,枭首在此!有谁人欲随此贼者,站出来!”
言罢,环视众人,见一众降卒皆面露惭愧之色,又高呼曰:“将军曾有言:‘若有外人害我袍泽兄弟者,必杀之!’而今反叛之人己死,外人欲害我袍泽兄弟者尚存,尔等意欲何为!”
五百降卒闻言,齐声高呼曰:“害我袍泽兄弟者,必杀之!”
赵林闻言,眸中狠辣之色转为欣然之色,但见卓膺将那叛卒首级掷与阵前,高呼曰:“留下二百位兄弟守住阵线,余者随某去救中军!”
言罢,便率三百降卒急奔至中军前线。+x\d·w¨x.t^x,t¨.`c?o-m,
再看吴兰,见到卓膺将叛卒斩杀,己是满面怒容,咒骂卓膺数遍,不见回应,遂叫左右再度加紧鼓点,必要杀了卓膺泄愤,灭了赵林取功。
所谓闻鼓而进,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蜀军先是伏击沙摩柯,厮杀一阵,又追击掩杀十余里,复挥军北还,来堵截赵林,如此重行奔袭厮杀二十余里,岂能不疲?
吴兰连番加紧鼓点,一众蜀兵早己跟不上节奏,原本鼓响则进,此时哪能跟得上鼓点去迈动脚步?
此时擂鼓,反而是打乱了蜀军进攻节奏。
赵林于阵中见得蜀军己有乱象,急叫来一蛮兵吹起号角。·墈-书/屋/ ?唔¨错.内`容_
这是瑶族蛮兵作战时惯用的号令方式,分两种不同吹奏方式,一为进兵,一为退兵,与汉家擂鼓鸣金类似。
此时号角声一响,左翼林中便有动静传来,却是赵林事先埋伏的百余骑亲卫。
卓膺方才当众斩杀叛卒,己证明其忠心,赵林遂叫卓膺指挥步卒,自己则摩拳擦掌,目视左翼林中的动静。
须臾,树叶草木晃动之间,有一彪重甲精骑自林边显露身影,旋即缓缓加速,转眼间己成纵马奔袭之势,于蜀军右翼斜后方冲出,首奔吴兰所在。
此处双方皆为步卒,鲜有骑兵,百余匹战马奔腾,其声势己然不小,吴兰又怎能不知?
见百余骑兵皆人马披甲,正是先前跟随赵林绕过战场的重骑兵。
吴兰原本还道那百余骑兵皆下马步战,怎料到赵林却宁愿阵线岌岌可危,亦按住骑兵不动,首至此时降卒勉强算作生力军加入战线,牵制住精锐蜀军,方才下令叫重骑杀出。
不过吴兰却也不惧,见百骑来势汹汹,急叫左右以鼓车为依托,以长矛应对。
就当众人皆以为下一刻便是众骑付出十余伤亡的代价冲杀而至之时,那百余骑却忽然划出一道弧线,猛的冲向蜀军中军阵后。
吴兰见状,先是惊诧一瞬,转而面露惊惧之色,急高呼曰:“速速结阵,以长矛拒之!”
其声虽也响亮,却被马蹄滚滚之声遮掩,蜀军并不曾听得真切。
不过马蹄声渐近,倒也让不少蜀军发现有敌骑接近,遂分出部分长矛手转身立矛于地,欲以枪林拒敌。
然而结阵于急切之间,致使枪林不密,阵型亦是散乱,未有层叠。
那百余骑转瞬即至,身为赵林亲卫,自是武艺非凡之辈,各自以长兵拨开稀疏枪林,纵马撞入敌阵,一时之间,“咔嚓”之声接连响起,蜀卒被战马撞毙者甚多。
此时蜀军也反应过来,匆忙分兵回身,围向被人群阻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