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抢掠,此皆吾之过也!”
言罢,挣扎起身,捧着西方大印,蹒跚行至殿外,仰天哭诉:
“我治益州,上不能讨国贼,下不能护黎民,使血肉捐于草野,而无一策以应对,何其无能也。
今我刘姓宗族之兄,征战半生,带甲数十万,平蛮患,诛乱兵,武德充沛;
得曲辕犁神器而不自珍,围城许久而不攻,足见其爱民如子,仁德之名属实也。”
言罢,回首去看殿内,泪眼婆娑,踉跄而行,至孙乾面前,谓之曰:
“若我不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百姓遭难,我心何安?
今愿捧印而降,使刀斧加于我身而放过百姓;
损我一人之名节而保诸公名誉。
请先生怜见,回报与宗兄玄德,刘璋...降矣。”
大殿之中,无论黄权、刘巴、张翼、董和等忠勇之士,亦或孟达,谯周等早欲投降之人,闻之无不动容。
孙乾亦服刘璋之德,闻言深躬一礼,言道:“我主乃世之英雄也,必不加害于公。
且放宽心,容某回报我主,详述公之言论。”
言罢,便告辞而去。
刘璋目送孙乾离去,犹自坠泪不己,长吁短叹。
正所谓:
刘璋治蜀惜无才,内忧外患百姓哀。
虽弱难撑纷乱世,爱民之心亦堪怀。
却说孙乾回报刘备,据实相告。
刘备闻之,叹曰:“天下大乱,非英雄不能保境安民,刘季玉空有惜民爱民之心,却胸无才智,乃有此祸。”
众文武亦感慨不己。
刘备叹罢,便叫营中将士整肃军容,于次日辰时,先叫简雍去城中请刘璋,自领大军列阵城外,静待刘璋出城来降。
这一日,距离刘备入川之时,尚不足一年,却是一路势如破竹,度过三番险境,终得昔日高祖龙兴之地矣。
然这大半年之中,北方曹操,南方孙权,亦各有动作。
三分天下之势己成,却不知又有多少诡谲阴谋,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