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陈海,祁同伟换了身衣服,准备去高老师家赴宴。*3-y\e-w·u~./c_o-m¨
90年代的通讯手段相对稀少,主流的联络方式为BP机,这对现在的祁同伟来说是一种奢侈。
经济实力不足的他并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因此在拜访高老师的路上,他只买了些散装的水果,共计花费五块钱。
循着记忆中的方向迈步前行,祁同伟欣赏着沿路风景,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带着独特的时代烙印。
【想要富,先修路。】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红底大字,城乡结合部的城市风貌,街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质朴的气息,远处的电线杆上挂着几根杂乱的电线,街面上偶尔传来几声自行车的铃声。
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白烟,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仿佛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中式梦核”的滤镜。
“很难想象未来短短二三十年,社会性质就会发生巨大转变.......”回想前世种种,祁同伟的心情有着些许沉重。
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他来到高老师家门口,礼貌的敲响了大门。
咚咚咚。
敲门声在耳边回荡,门内很快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随后门被拉开了一条缝。
高老师的妻子探出头来,见到是祁同伟,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同伟来了,快请进。·y,p/x?s+w\.,n\e_t~”
“吴老师好,又来打扰你和高老师了。”
“说什么呢,你这孩子,我们是一家人。”
才至中年的吴惠芬笑意温和,和印象中的一样,依旧是一头中性的短发,眉眼间酝酿着母性独有的温柔。
她侧身让开道路,将祁同伟迎进屋,又缓缓关上了门。
祁同伟礼貌的道谢,跟着走进客厅,将手里的水果放在面前的茶几上。
“同伟,怎么还跟我们客气上了?”吴惠芬打趣道。
祁同伟平和的笑了笑,转头问道:“怎么没见高老师?”
“他在书房里整理材料呢,你随便坐。”吴惠芬取来围裙系上,转身走向了厨房。
祁同伟再次道谢,随即抬头打量着所处的环境。
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向阳的窗户口点缀着淡淡的光芒,落日的余晖在客厅的地砖上拖拽着身影。
他的目光落在正中央的一幅书法上,上面写着“厚德载物”西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忽然,祁同伟听到了开门的声音。
高育良打开书房走了出来,黑色长裤,脚上趿拉着一双棉拖鞋,上身是针织马甲搭简单的内衬。他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嘴角噙着温和友善的笑容,一头黑发打理的一丝不苟。
“坐吧,先喝点茶,等你吴老师做饭。”高育良走到祁同伟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在沙发上坐下。?求-书¨帮~ \冕.肺+粤~渎`
祁同伟跟随着高老师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两人的交流娴熟而自然,仿佛自己此刻所面对的不是在课堂上的严师,而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尝尝这茶,味道挺不错的。”
高育良亲自沏茶,脸上一首保持着友善的微笑。
“高老师,我听说您就要离开校园了?”祁同伟接过高老师递来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口中弥漫。
高育良伸手推下了鼻梁上的眼镜,心情不错道:“梁老书记点将,这种机会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
“我呢,也不是说校园里教书育人不好,无论是在校做学问,还是入仕为官,两者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他的回答巧妙而含蓄,但祁同伟能感觉到,高老师确实渴望走一条不一样的路。那是一种男人与生俱来的,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对于权力的原始渴望。
端起茶杯缓缓饮了一口,高育良又道: “我帮你申请过了,让你在学校里多待一年,并不急着马上参加工作。”
“这一年的时间,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校内深造学问,或是出去实践,决定权在你手里。”
90年代初,我国的就业制度仍以计划分配为主,大多数情况下,毕业生需要在分配后尽快报到,而有些单位会给予一定的缓冲期。
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请延迟报到,但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批准。
和上一世一样,高老师无法提供首接有效的帮助,但却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