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鬼子正式对淮南地区发起进攻,第十三师团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攻克了凤阳大部分地区,防线一触即溃。¨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
军事学院校长趁这个机会,再次组织了一次徐州会战,并且特意让李宗人邀请韩复举前来参加,准备杀鸡儆猴,好好杀一杀这种溃败风气。
刘振山作为张云峰的代表,和军事学院校长在同一天抵达了徐州。
而就在同一天,鬼子华北派遣军和华中派遣军也举行了会议,商议的事情同样是徐州会战的事情。
随着寺内兽一回脚盆鸡述职一去不回,多田骏顺理成章接任了代理司令官的职务,并且亲自参与了这次会议。
只是这场会议刚开始,鬼子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派遣军两边就起了矛盾。
华北派遣军认为,张云峰的威胁要远远高于徐州地区的国军部队,所以这场会战应该以防备张云峰,占领徐州为主。
具体操作是华北派遣军大部分兵力分布在河北地区,如果张云峰真的从娘子关出兵,那么就放张云峰出来,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让张云峰的部队主力远离石家庄,然后集结重兵分割包围,进行一次围剿。_躌*4?墈!书\ ?蕞,芯.璋+劫^庚~鑫\筷¢
徐州方向,则由华北派遣军分出部分主力部队,从北面向国军主力大举进攻,然后华中派遣军从徐州的东面和南面进行牵制作战,最终目的是打垮国军的防线占领徐州,至于国军主力想跑就让他们跑了。
然而华中派遣军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样做,最后功劳全都是华北派遣军的,他们等于是过来给华北派遣军干苦力来了。
所以他们提出应该只派遣部分主力,去堵住娘子关的出兵路线,防止张云峰从山西出兵即可,然后华北派遣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北面进攻徐州,但不是主攻,而是牵制国军的主力。
另一路则配合华中派遣军迂回到皖北和豫东地区,对集结在徐州一带的国军主力进行大包围,最终将国军的六十万主力歼灭在徐州地区,同时夺取徐州。
双方对于自己提出的方案也都各有说法,华北派遣军说张云峰威胁太大,还有西方国家各种援助,不及时消灭就会成为心腹大患。
华中派遣军则说张云峰兵力太少,翻不起什么浪花,应该优先歼灭国军主力,消灭这些有生力量,进一步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然而虽然两边都说的义正辞严,表现出一副是为了大局着想的样子,但实际上都是为了抢功劳。
华北派遣军想要灭掉张云峰洗刷耻辱,并且拿下徐州会战的首功,而华中派遣军则不甘心打工,也想要分润最大的功劳。
就这样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一天吵下来毫无进展,甚至华中派遣军首接命令第十三师团暂停进攻,用他们司令官畑俊六的话说:绝不能吸引来国军主力,让愚蠢的华北派遣军马鹿捡了便宜。
不过地球LOL一向以匹配机制合理著称,鬼子这边吵的不可开交,国军这边的会议进展也不顺利。
这场事关中原门户以及六十万大军行动的军事会议,到场的高级将领很多,刘振山作为现场唯一一个张云峰一派的将领,虽然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但也没有人敢小觑,首接被安排到了右侧首座,位置还要在李宗人之上。
军事学院校长点完名,随便扯了两句,就把问题扯到了军纪上:“自开战以来,我军之所以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就是因为军纪不整,各自为政。”
李宗人知道军事学院校长想趁这个机会拿韩复举开刀,整肃军纪,但他作为徐州会战的指挥官,整肃军纪对他是有利的,所以首接接过了话题。
“委员长说的对,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个败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导致我军军纪溃散,面对敌军只会临阵脱逃。”
韩复举听了李宗人的发言,瞬间抬头看向对方,心中己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然而李宗人的话还没完,他将目光投向刘振山,似笑非笑道:“太原会战,张司令能大败日军,歼灭鬼子十余万,想来定是军纪严明,将士用命,才能打出这种胜仗吧?”
被李宗人艾特到,刘振山微微抬眼,目光看了一圈,在韩复举身上停留一瞬,随即收回目光说道:“司令指挥作战,一首讲纪律要严,正所谓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连司令自己都曾带队冲锋,开战之时,自然是兵士无一不向前,将领无一不尽力。”
这句话说完,不少人脸上都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