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的雷达可以预测风暴吗?”
“我没听说过有预测风暴的记录,基本上预测的都是暴雨、冰雹之类的。·x!j?w/x`s.w!./c\o.m`”
李南乔听到这,基本确定了气象站的雷达只是普通雷达,不是多普勒雷达。
李南乔是航空航天行业的人才,制造飞行器是她专业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像她这类的人才,博士毕业以后,很多都会被分配去研究隐形战机。
而研究隐形战机,就是绕过敌方的雷达监测,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所以李南乔对雷达也很了解,主要是为了知己知彼,才能研究出更隐形的飞行器。
在现代,多普勒雷达己经非常普及,李南乔记得自己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课时,曾在课程最开头的概述里看过雷达的发展史。
多普勒雷达应该是很早就有的东西,以目前七十年代的科技,不至于研究不出来。
于是李南乔又问,“我们没有多普勒雷达可用吗?”
赵星冉顿时惊讶地看了李南乔一眼,说道:“你还知道这个呢?这玩意儿是外国货,太贵了,我们可没有!不过咱们军区确实有人研究这个,说是人才很稀缺呢!要学什么计算机才行。”
说到这,赵星冉有些咂舌,“你都不知道那玩意儿多贵,还占地方!一占就是好几个房间,动不动还出故障,烧一根线满屋子人排查,怕它冷了怕它热了的!”
李南乔回想了一下,这个年代的计算机好像确实是这样,容易出问题造价还很贵。-k/u`n.l,u^n.o*i*l,s\.¨c·o+m·
但李南乔记得,这时候应该还是有小型机的,只是算力没有大型机那么好。
她这副沉思的模样,落在赵星冉眼睛里,顿时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你问这些干什么?又想搞什么新玩意儿吗?”
李南乔没把话说得太绝对,语气有点不太确定地说道:“我只是觉得,在海岛这种地方,单纯预测雨水用处不大,还是要能预测台风才行。至于雨水、潮汐,都是比台风更滞后的。如果我们驻地能申请到一台小型计算机的话,没准可以自己弄一个预测风暴的雷达。”
然而赵星冉听了,脑袋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可能,这东西真不是说申请就能申请到的。就算是以后那些科学家、工程师上岛了,能带过来的也只够他们自己用,肯定是优先用来测算弹道的!你说的预测台风……”
赵星冉没再接着说,但她的表情己经说明了一切。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在太穷了,资源实在有限。
不是要命的事,基本分不到重要资源。`比.奇~中^文*网/ \追\最/新\章?节_
尤其台风这种东西又不是天天都有,来了大概率也不会造成太大破坏。
真正吹到这还能成气候的台风很少,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当然要给更重要的事让路。
李南乔问了一大通,也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最主要的是,雷达就算造出来也需要调试,还要自己设计对应的计算机测算算法,李南乔一个人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在半个月内调试好。
她就是有点不死心,想要试试可不可以防患于未然。
如今赵星冉打破了她的幻想,其实也在她的意料当中。
眼看着这条路走不通,李南乔又开始琢磨起了别的点子。
她思来想去,觉得要想军区批准,还是得弄点经济实惠的。
像多普勒雷达暂时是不用想了,但一些一次性的探测工具却可以试试。
比如探空气球。
探空气球,其实就是绑着探测器的氢气球,上面带有传感器和小型无线电设备。
由于李南乔提前知道洪水是台风引起的,只需要探测风向和风速,那些复杂的传感设备都不需要,只需要用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收音机就能改造出需要的设备。
这样气球飞出去,每隔几秒发出一段信号,普通雷达就可以探测出它的位置。
这样李南乔就可以根据每次的定位、压力的变化,计算出风力和风向。
于是这天陆骁下班回来,就发现李南乔坐在客厅的地毯上,正在拆一台旧收音机。
而且拆到一半,看见他回来了,还兴高采烈地冲他招手。
陆骁换了拖鞋,走过去坐下了,问道:“怎么了?”
李南乔双眼亮晶晶地望着他,问道:“陆骁,你能不能跟气象站那边说一下,配合我做几次试验?我想试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