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就提出了问题。
“但常规火箭运输成本太高。”马局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根据计算,用火箭运输月壤回地球,每克成本将超过150万,根本无法商业化。”
他的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大家头上。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低声讨论,每个人都意识到,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
李昊静静等待片刻,然后调出一组新的数据:“我这里有三套方案。”
投影切换成三个并列的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他的想法。
“方案一,建立月星基地,就地建设氦-3提炼工厂,用电磁弹射器将成品发射回蓝星。”李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优点是技术成熟,缺点是建设周期长,初期投入无比巨大。”
“方案二,研发可重复使用空天飞机,降低运输成本。”他继续说道,“波音公司曾经研究过的x-37b就是类似概念,但载重和可靠性仍是问题。”
“方案三……”李昊停顿了一下,目光中带着一丝深邃,“建造太空电梯。”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仿佛一颗重磅炸弹炸开。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太空电梯?那不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吗?”有人质疑。
“碳纳米管的强度还不够啊!”有人担忧。
“同步轨道站怎么解决动力问题?”有人困惑。
李昊抬手示意安静,调出一段模拟动画:“理论上,一根从赤道延伸至地球静止轨道的缆绳,配合平衡配重,可以成为永久性的太空通道。电梯轿厢由激光供能,单次运输成本可降至火箭的千分之一。”
国防科工局的刘首长眉头紧锁:“李总,这个方案太激进了。光是缆绳材料就是无解难题,更别说微陨石撞击、轨道稳定性这些……”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仿佛在提醒大家不要过于乐观。
“所以我们需要系统评估。”李昊关闭投影,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我建议成立三个工作组,分别研究这三个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航天局立即启动探月工程二期,为未来开发做好前期勘探。”
他的这番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大家意识到,虽然问题复杂,但只要齐心协力,总有解决的办法。
会议持续到深夜。
当其他人陆续离开后,李昊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外衣。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深邃,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方向。
视网膜上,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太空电梯全套技术:2000点】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2000点,几乎是现有成就点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但他知道,比起这个世纪工程可能带来的收益,这点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系统,”李昊在心中默念,“兑换《太空电梯全套技术》。”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仿佛已经做出了决定。
刹那间,海量信息如洪水般涌入他的意识。
从缆绳材料的分子结构到平衡配重的轨道计算,从激光供能站的布局到轿厢的磁悬浮设计……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令人震撼。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
当信息流终于停止时,李昊的眉头微皱。
他扶住窗台,脑海中那宏伟的蓝图却让他心跳加速。
“还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啊。”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