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早,苏禾便带着几个稍显年轻些的上山采药。/k·s′j?x-s!w·.^c!o/m?
至于年轻力壮的?
这个话题她现在不是很想聊。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苏禾,身姿挺拔如松,小小的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坚毅。
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体力她能迅速恢复,但身高这些还是得靠时间的堆积。
好在这些人脑补了很多,一点也不觉得她小女童的身体能做出这些事有多么的奇怪。
苏禾不时停下脚步,弯腰拨开茂密的灌木丛,指着叶片上布满白色斑点的草药,声音沉稳:“这种是白芨,止血生肌的效果极好,大家看到了一定要采回去。”
听到苏禾这样说,其她人赶紧围拢过来,认真地观察着草药的形状、颜色,嘴里还小声重复着苏禾的话,将这些知识牢牢记在心里。
长在山里的她们按理来说,一些基本的草药应该是认识的。
但那是按理来说,有人不按理的让这些靠着长辈们口口相传的经验人为断代,也就不认识了。
看着这些人一脸认真的辨认着自己指出来的草药,苏禾也不催促。
反正有她在,这些人至少不用担心危险。
靠着外挂,苏禾比这些本地人还对山中地形的熟稔。
很快,她便带着众人很快找到了几处草药生长旺盛的地方。
这些地方有的藏在陡峭的山崖下,有的隐于幽深的山谷中。
“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冒险。” 苏禾一边提醒着,一边手脚利落地采摘着草药。
在她的带领下,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背篓渐渐被各种草药填满。
在这乱世之中,多一份药材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所以,不管是现在能用得上的,还是暂时用不到的,只要不是幼苗,她都让大家采回去。
而且这些草药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在日后换成生活必需品。
说不得,就多一份活下去的机会呢!
药采的差不多了,就该回去了。
好在村子离她们临时落脚的山洞并不远,一行人很快便回到了村里。
不然这老弱伤残的,还得来个二次伤害。/我_的¨书`城\ ·已/发+布`最!新~章^节~
梁家村的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茅草搭建而成,许多房屋的墙壁上布满了裂缝,屋顶的茅草也残缺不全,在风中摇摇欲坠。
村民们更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不过或许是有了希望,脸上再不是惶恐和绝望。
特别是刘婆子,五六十岁的年纪了,倒显得比年轻人还要干劲十足。
看到苏禾带着众人满载而归,脸上笑开了花:“苏姑娘,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快,快把东西放屋里!”
说着,便招呼着几个妇女上前帮忙,然后亲自将苏禾给引到了她们提前收拾出来的屋子里去。
这是趁着苏禾带人出去采药后,她带着几个受伤不太严重的人,紧赶慢赶提前回来收拾的。
特意选了村里最好的屋子,跟大户人家自然是没法比的。
但跟其他房屋相比,至少屋顶不漏雨,墙壁也还算结实。
她们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有人特意摘了野花来装饰,就是希望能让苏禾住得舒服些。
人家要留下来帮助她们,刘婆子自然感恩戴德的。
但也担心自己这穷乡僻壤的,留不住这样有本事的人。
便想着苏禾还在的时候,尽她们所能的照顾着,供奉着。
苏禾也懂她们的意思,反正在某种程度而言,她也是个无家可归的人。
干脆就住了下来,毫不留私的教导着她们。
从如何处理伤口,到从如何辨认草药。
这样不仅有利于这些人养伤,晾晒的多余草药还可以留着以后卖钱。
至于为啥不是现在去卖?
算了吧。
走出去就是给人送人头的。
除了教这些人如何辨认山里的草药,苏禾也带着她们读书识字。
嗯,苏禾也觉得自己跟有个大病一样。
感觉这老师当久了,不教人就不得劲儿似的。
一见到人多就想过过当老师的瘾,就想让人吃吃学习的苦(划掉)......的甜。
西姨太之前装样子的国文书被苏禾找了出来。
这有教材(姚家赞助)、有课桌(姚家赞助)、有学生、有场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