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嫔妃便是再不知晓前朝事,也知道今次沈晏辞召万国来朝,旨在披露北狄的狼子野心,将其一举歼灭。`幻\想/姬_ _更+新_最?全!
兰婼在大懿朝潜伏多年,私心里是谋划着要为北狄报仇,
可她的暴露,对早有扩张版图的大懿而言,无异于瞌睡时递来的枕头。
大懿的江山,是圣祖皇帝自马背上打下来的。
立国之初,连年战乱导致人口凋敝。为恢复元气,大懿律法早早定下:
凡女子生育,其全家可免三年徭役,朝廷另赐钱粮布帛,更设‘举子仓’,专司补贴养不起孩子的贫苦家庭。
国以民为本,负担既除,百姓也自然乐于开枝散叶。
这本是圣祖皇帝为增加人口所实行的英明国策。
然而如今换作沈晏辞执政,百年承平之下,大懿人口己然膨胀饱和。
人丁兴旺本是好事,可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土地的疯狂渴求。
百姓安居乐业,所求便不止于温饱,人人都想得一方属于自己的土地,能有片瓦遮头。
需求暴涨之下,地皮的价格自然就被炒了起来。.d.n\s+g/o^m~.~n*e?t~
多少升斗小民,终其一生劳碌也攒不够房价百一,只得草席一卷,蜗居陋巷,日子过得艰难可怜。
大懿的疆域就这般大,想要安置过盛的人口,唯有向外扩张。
可周遭万国大多早己臣服于大懿的庇护之下。
若强行将大懿百姓迁入他国,几代之后,这些移民必然被当地同化,彻底成为他国子民。
到时大懿耗费百年心血增长的人口,最终却是为旁人做了嫁衣。
因而对外扩张版图,就成了眼下唯一可行的法子。
放眼西邻,最辽阔富庶者唯有北狄。
然而北狄名义上己臣服,若无端兴兵讨伐,必使其他藩属国人人自危,恐有联合反噬之险。
而兰婼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恰好给了沈晏辞一个正当的理由,
让他可以以北狄狼子野心为由,堂堂正正荡平北狄。
如此师出有名,别的国家也只会道一句,是北狄不懂安分守己,咎由自取。
待荡平北狄后,其广袤土地正好可用来安置大懿过盛的百姓。`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到时本土人口压力骤减,房价地价也自然会有所回落。
百姓得以安居,怨气消散,西海方能升平。
故而攻打北狄,于沈晏辞而言,己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可昭淑公主嫁去和亲的是捐毒,
沈晏辞既然要对北狄用兵,此刻就绝不能再对捐毒动武,否则便是向所有藩属国昭示大懿的野心,必然引得人心惶惶,联盟反扑。
既不能对捐毒用强,那么沈晏辞在万国来朝的盛大场合上,也绝不可能公然扣押前来赴会的捐毒王,以此胁迫他送昭淑公主还朝。
那么昭淑究竟是如何能在两国即将开战的节骨眼上,突然得以还朝的?
众人心头的疑云,是在返回上京的漫长车途中,才听随行伺候的小斌子解了惑。
“万国来朝那日,皇上当着诸部首领的面,叫人挪来了兰婼的尸身。当场便有几位部族首领认出,她正是北狄王的二公主。
皇上龙颜震怒,旋即决定向北狄发兵。北狄早己是强弩之末,我大懿举国精锐压境,荡平只在旦夕之间。但这其中也有意外......”
他顿了顿,目光不经意瞥了荣嫔一眼,又道:
“捐毒王身为西域三十六部的首领,此番亲自入京朝觐,是抽调了捐毒精锐部队随行相护的。
却不料楼兰王竟趁机联合了其他几个素来不满捐毒王横征暴敛、恃强凌弱的部族,举兵起义,反了捐毒。
捐毒群龙无首,楼兰联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掌控了局面。
但昭淑公主毕竟是我大懿的和亲公主,身份尊贵,他们岂敢怠慢?
楼兰王不仅对公主以礼相待,更因畏惧皇上龙威,不敢有丝毫留难,立刻恭恭敬敬地将昭淑公主护送还朝了。”
众人听罢目光齐齐投向荣嫔,而皇后却是不动声色,只是问:
“这事儿皇上怎么说?”
小斌子道:“大懿如今正全力攻打北狄,皇上哪里有心思去管西域三十六部自己的‘家事’?再者说,当年捐毒王能成了西域三十六部的首领,不也是靠武力打下的江山?
如今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就算哭天抢地跑回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