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219章 嵩岳古道锁喉关

第219章 嵩岳古道锁喉关

第一折 颍川骤雨疑兵计

许昌城的雨势在谷雨这天骤然转急,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噼啪作响,汇成浑浊的水流顺着新挂的“汉”字府衙匾额边缘淌下。′e/z`k.s\w′.+o′r_g\

姜维的铁肢按在刚送到的洛阳急报上,指尖的冰冷透过薄绢渗入木案:“司马师亲率十万大军出虎牢关,前锋已至颍川,其麾下邓艾为先锋,此人用兵如狡狐,尤擅夜袭。”

张达的长矛猛地杵地,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乱跳:“来得倒快!颍川离许昌不过百里,骑兵一日可至。末将请命,率本部人马急赴颍川北岸扎营,先挫其锋芒!”他身上的甲胄尚未卸下,肩甲处一道新鲜的刮痕,是上午操练新兵时留下的。

阿莱娜的银枪在地图上颍川上游的“落马坡”三点:“末将细作探得,邓艾前锋约五千人,多为轻骑,昨夜在落马坡扎营。彼处地势低洼,连日大雨,坡下已成泥沼。”她狼旗上的雨水沿着旗杆滑落,在青砖地上积成小小一滩,“若决上游小坝,水淹其营,可先折司马师一爪。”

姜维铁臂抬起,示意张达稍安:“硬碰硬正中司马师下怀。邓艾既为先锋,必急于立功,我军当示之以弱,骄其心志。”他铁指滑向颍川南岸一片丘陵,“张达带五千步卒,多携旌旗锣鼓,白日大张旗鼓进驻南岸高地,入夜则偃旗息鼓,只留少许疑兵,主力星夜撤回许昌西郊密林。”

他又转向阿莱娜:“你引两千羌骑,伏于落马坡上游。待邓艾见南岸蜀军‘遁走’,必渡河急追,待其半渡,决坝放水!马先生,”他看向一旁凝神细听的马钧,“坝口需设机关,务必一击溃堤,水势要猛,要快。”

马钧从怀中掏出一个精巧的青铜机括模型:“将军放心!此‘崩山闸’以巨木为骨,外覆草土伪装,内置三连环机簧。只需砍断主绳,千斤闸落下,积水流泻如天河倒悬!”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模型关键处一点,那处小木闸应声而落。

戌时,颍川南岸蜀营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喧天的鼓声在雨夜里传出数里。邓艾立马北岸高地,雨幕中只见蜀营旌旗如林,刁斗森严,不由冷笑:“姜维妄称名将,扎营低处,实乃自陷死地!传令,三更造饭,四更渡河,破晓踏平蜀营!”

四更刚过,颍川南岸灯火骤灭,鼓息人寂。邓艾前锋轻骑如离弦之箭扑过河滩,马蹄踏碎浅水,直扑空营。待冲入营中,只见满地狼藉的灶坑与散乱的草人,邓艾心知中计,急呼:“速退!”

话音未落,上游传来闷雷般的巨响!积蓄已久的洪水如挣脱囚笼的怒龙,裹挟着断木泥沙轰然而下。

颍川河道瞬间暴涨,浊浪排空,将正在渡河的魏军拦腰截断。北岸后续部队被滔天洪水阻隔,眼睁睁看着南岸数千前锋在洪流中挣扎沉没,战马的悲鸣、士卒的惨呼,尽数被洪水咆哮吞没。

阿莱娜的羌骑如幽灵般出现在北岸高地,箭雨借着风势泼洒而下,专射混乱中试图结阵的魏军将校。

邓艾在亲兵盾阵护卫下,盔甲尽湿,望着洪水中载沉载浮的麾下精锐,双目赤红,一口钢牙几乎咬碎:“姜维!此仇必报!”

第二折 嵩山古道锁喉计

许昌城外的雨丝在立夏前变得绵密,带着暮春的暖意。姜维的铁肢拂过沙盘上嵩山余脉的褶皱,停在一处名为“鹰愁涧”的险隘:“司马师主力虽被洪水所阻,然其势大,必绕道嵩山古道,直插许昌背后。此涧乃古道咽喉,两壁如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张达指着涧口仅容三马并行的狭窄入口:“末将愿引一军死守涧口!管叫司马师寸步难进!”他甲缝间还残留着颍川的泥浆,语气斩钉截铁。

阿莱娜的银枪却在沙盘上画了个弧,指向涧口两侧高耸的崖顶:“强守涧口,纵能阻敌,我军亦必伤亡惨重。小说宅 已发布醉薪漳结鹰愁涧两侧崖壁虽陡,却有樵采小径可通顶端。末将所部羌人,自幼攀山越岭如履平地。”她看向马钧,“若能在崖顶设下滚木礌石,待魏军大队入涧,居高临下击之,事半功倍。”

“善!”姜维铁臂一击沙盘边缘,“张达引五千精锐,多备强弓硬弩,于涧口正面列阵,务必大张声势,将魏军主力尽数引入涧中!阿莱娜率本部攀上崖顶,备足火油、滚木。马先生,”他目光转向正蹲在地上画图的马钧,“需一种引火之物,能附于滚木之上,遇撞击则猛烈燃烧,且难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