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元璋从袖子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旨诏令。
“即刻起,征招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去考试,你亲自盯着这件事,事急从权,名额放宽一些,没人引荐的,有真材实学的也能先试用,下旬神机营就要开拔离京,前往松江府乘船北上,先挑一批符合条件又身强体壮的前去,懂了吗?”
明朝三教合流,僧官考试必须涉及儒学。
在礼部任职的僧人,还要对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研究,必须要具有深厚的儒学思想,才能担此重任。
然而,之前的朝堂风气不太好,萝卜坑的官位比较多,上次清查的时候,还撤销了不少相关职位的僧人。
朱元璋对于礼部那些萝卜坑,又重新征招了哪些得道高僧,他暂时还没心思去跟人辩经。
但是,跟着老四他们南下北上的僧侣,必须是像他当初一样,要选能打能说的!
“陛下放心,臣这就亲自去城门处张贴诏令,正好礼部之前因官位空缺选拔僧官,还有一些只得到僧衣的落选僧人,就在天界寺住着交流佛法儒学呢,臣再去亲自筛选一回。”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见牛谅拱着手站在当场,立即急了眼。
“还愣着干什么,等咱给你备马呢?”
“臣、臣这就骑马赶过去!”
朱元璋郁闷地叹了口气,匆匆离开奉天殿,回到华盖殿,先让标儿把海军征兵的告示,盖上玉玺,发放到沿海各地去。
办完这件差事,正埋头给各地主将写信的朱元璋,抬头叫住想跑回东宫吃午饭的朱标。
“标儿,你叫上老四一起,带几个神机营合格的海军去征兵处,给想参军的百姓们打个样。”
时间紧任务重。
不符合条件的还是尽早回家练练,下次再选吧。
“还有,标儿你再替咱看一眼牛谅那边,征招派往各地忠勇祠诉经祈福的僧人进行得如何了,这人办事太拖沓,别赶不上趟。”
朱元璋心想:等到恩科考完,咱有合适的人,非得换了这笨牛去当副手不可!
朱标看到父皇忙得一上午没抬过头,只能派人去东宫,告诉荣姐。
他今日不回东宫吃晚饭了。
……
北城门。
时值正午,太阳正辣。
但张贴告示的征兵处,依旧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好几圈百姓。
大家削尖了脑袋,也要替自己或儿孙占一个报名的名额。
不远处,一个中年僧人看到这一幕,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穿的礼部发放的僧衣,苦恼地叹了口气。
“没引荐去礼部参选,舌战群僧也当不上僧官,只能捞件僧衣穿,四十岁,又超过了征兵的年纪,想效仿当今陛下参军打仗,都被嫌老,看来时不予我,只能回去继续撞钟了。”
“让让!让让!”
这时,一群十二三的少年,如一阵疾风穿过街道,把正在感慨万千的僧人挤得脚下一个踉跄,脑袋笔直地朝着旁边卖猪肉的摊位撞去。
“小心!”
幸亏巷子里快步走出一队人,为首的两个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出手,左右扶住僧人的双肩,才避免他撞到肉铺悬挂的剔骨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