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法师可有亲人在世?”
姚广孝沉默了一瞬。
他不知道太子殿下这么问,是探究完他的身世,继而重用他,还是另有原因。
刚才太子殿下突然暴露出来的杀机,让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看人看走了眼。
太子朱标,城府比他想象里的还要深,还要难以琢磨!
但太子殿下想查他的出身和过往,只需交待锦衣卫前往苏州彻查,要不了十天半个月,便能查清楚。
可太子殿下为何着急询问这些?
“道衍法师不想回答孤的问题吗?还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地方不方便说?”
姚广孝笑着摇了摇头。
罢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是希望,不要牵连亲人就好。
“殿下,贫僧早已不是俗世中人,贫僧所在所为,也与家人亲友无关,贫僧父母已故去,仅有手足血亲长姐在世,族亲众多,但早已没有了来往。”
朱标再次皱起了眉头。
有建功立业的野心,却和族亲撇清了关系?
难道四弟赐名让其还俗以后,才娶妻生子,福泽后代?
就在朱标认为,除了姚广孝日后造反,他终于找到一个致命缺点“忘本”,决定舍弃这个人才时,却听英儿感慨着。
【说起来,姚广孝真是一个奇人了。】
【当上僧人以后,就没打算娶妻生子传承后代的事,跟着四叔靖难时,他姐姐受连累被建文帝抓了要挟他,四叔破南京后要封赏他姐姐,他姐姐拒绝了,因为这事,姐弟俩老死不相往来。】
朱雄英有些同情,又有些佩服地看着面前的中年人。
【四叔赏了他大院子,那么多美人,他也不收,到死都没娶妻生子,是一入空门断尘缘的践行者。】
【这么一个不贪财不贪色不贪权,只想证明自己在历史长河上浮沉过的奇人,要是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不必再跟着四叔靖难,不必因此与长姐彻底断了亲情缘分,更不必被许多人称作妖僧了。】
都说时势造英雄。
朱雄英却觉得,以姚广孝的才华,如果不是建文帝执政时,光想着吃老本,偏听偏信,能够任用像刘璟一样的能臣,广开言路,像老朱一样招揽天下人才为己用,那么,姚广孝和四叔,都不会被逼得站在建文帝的对立面。
【对了,他临死的时候,四叔问他有什么遗愿,姚广孝还求四叔赦免建文帝的旧臣呢。】
朱标听到英儿的评论,对眼前这个奇僧,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是杀,是留,他也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但前提是。
英儿口中的姚广孝,道衍法师,会不会有重名的可能性。
“孤听法师的意思是了断了尘缘,那么,你的名字也曾更改过吗?”
姚广孝诧异地看着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