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战洪72小时 > 第22章 太极

第22章 太极

,指挥员曾亲眼看见钢制围堰在洪流冲击下扭曲变形,像团被揉皱的锡纸。

陈晓峰却是皱眉,“我倒是听过一些……但你们确定,你们是对的吗?”

这是陈晓峰第一次对部队提出了质疑,因为,这片“碑林”准确说,是镇水用不错,也是一位老道士路过留下的指点,可是,母亲却跟他说过——

这里是符合科学道理,事真可以疏通水的大智慧。-k/u`n.l,u^n.o*i*l,s\.¨c·o+m·

他小时候是不太懂,只知道是通过八卦周易的原理,但陈晓峰是母亲的绝对信徒,私底下却专门研究了古代堪舆,《堪舆经书》涵盖理气与形势理论。,既是祖宗留下的技巧便是五千年的智慧沉淀,又怎么会是错的?

所以,事实上,小伙子一身的技艺并不单纯来自于父亲,爷爷,更多是来自母亲那本泛黄的手帐日志本,那个笔记本一直藏在他的包里,防水防火的小隔离袋,在众目睽睽下打开,陈晓峰拿出那张岁月久远,泛黄的图纸上九宫格里排列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方位,而此刻无人机测绘图上,碑林分布竟与那张图纸完全重合……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他说时,无人机上的电光束正刺破雨幕,第三块残碑上的《水龙经》篆文赫然和他说的一样,但这算什么?

指挥员皱紧眉头,“年轻人,可不兴封建迷信啊!”

可是,下一瞬让他震惊的是,碑座底部刻着的似乎是数学符号?

“这不是迷信!我还没说完,”陈晓峰皱紧眉,“莱布尼茨在1703年发表的《二进制算术》与我们的八卦符号惊人相似。事实上,有明确的信息证明了,外国的二进制最初就是从我们清朝康熙时有的灵感……”

“还有,你们一直关注的榫卯里的东西……”陈晓峰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疯狂滑动,将碑林三维扫描图导入力学模拟软件,当参数栏输入《河图》记载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时,监测屏显示的数据是——

“你们看,这些石碑的间距是黄金分割比的0.618倍!”

“每块碑的倾斜角度正好形成康达效应,能引导洪水自然分流转弯!无论多大,不,或者我应该说,只有大量的洪峰到来,它才能显现出真正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村始终能存在……”

当水流掠过第一块刻着“镇“字的卡进溃口时,奇迹发生了。浊流在古老的榫卯结构前分成两股,像被驯服的巨蟒贴着人工导流槽游走。陈晓峰盯着实时监测屏,水位曲线竟与百年前治水碑文记载的“龙走双涧“完全吻合。

此刻,仿佛印证他的话,最新传回的卫星云图显示,大量的排水洪流在碑林前自动分成两股,形成巨大的太极涡旋。

暴雨在此似乎也成了一种摆设,下落后迅速被吸入太极之中……

浑身泥浆的工程兵站在碑林前都准备下点拉绳了,望着犬牙交错的碑石林“大坝”,对着无人接直接竖起大拇指:“你们村的祖宗,比我们的超级计算机还会算水!”

“你们村还真是藏龙卧虎……数据和事实都在眼前,那同志们,我们可能需要再重新想别的……”指挥员说完,目光停顿了一下,看向陈晓峰手里的本子:“你那还有什么办法?”

陈晓峰岗松口气。

因为他总算保住了母亲当年留下的一处碑林,也是这个时候才有一瞬间共情到了哪些被拆了祖坟和挖田的人,但如果重新给他一次机会,他可能还是会这样做,毕竟,人永远无法走选择之外的另一条路,所以他选择认可自己!

无人机的光照,持续在碑石和太极里出没。

那些“镇““安““固“的残缺字迹,正在水雾中泛出青铜般的光泽。

“晓峰同志?”

陈晓峰啊一声,才是回过神,随后听着对方重复一遍,才用被雨水泡得发白的手指,缓缓拿出内衬的另一本书……防水夹层发出细响,再抽出的是一卷用保鲜膜层层包裹的《天工开物》,不同的是,这是母亲做过纪录的。

泛黄的页角还粘着母亲当年做的银杏叶书签,他平时都舍不得打开看一眼,此刻扫过书页上工笔绘制的分水鱼嘴图,母亲用蝇头小楷标注着——

“激流至险处,当以石梁截其势,若巨鳄衔江......”

旁侧还有图示例。

原本这些人是不相信的,可是,山外的碑林已经让众人开了眼,科学的尽头不应该叫玄学,而是未被证实的科学,又或者,像是双缝实验那样,早就被证实了,可他们不知道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