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聚(三)重修
三日后,萧梓霁于深夜传召于鸿天入宫。/x/i¢a?o~s+h\u~o~g+u,a\i`.`c′o′m!御书房内,一位白裳女子,立于萧梓霁身侧。于鸿天见此,脸色倏然一沉,恭敬行礼。萧梓霁虽看出他对琴师相思有所在意,却也不做解释,直接将御案上的信笺递了过去。于鸿天接过,一瞬诧异后,拆开一看,只见那书信上写——吾妻冉冉亲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1。于鸿天道:“家书。”且是丈夫写与妻子的。萧梓霁颔首:“这封信,是相思自徐北信差的手中截获而得。这位信差,自粟阳镇出发。”于鸿天知道相思是谁,朝她看去一眼,问:“可是那位寄信人,有何异常?”“不错。相思在粟阳镇发现了萧宁的踪迹。这封信,正是萧宁交与信差,送往徐北的。”说着,萧梓霁将暗中派人追杀许氏兄弟,从而追踪到沈宁一事,讲与于鸿天。听后,于鸿天大惊:“宁安王还活着,且藏身粟阳镇?!”但他又不解:“许子杰既主动辞官,皇上为何还要派人暗中追杀?”萧梓霁也不急着解释,递给他一册话本:“于将军不妨先看看这是何物。”于鸿天翻开一页,当即老脸通红。但他又直觉萧梓霁在深夜召见自己,不是为了戏耍,遂认真翻看起来。当翻过几页后,话本中的玄机,才真正显露出来。愈往下看,于鸿天的眉头愈发紧锁。直至最后一页,一份名单飘然滑落。于鸿天拾起来,展开一看,终于明白,这许子杰不仅买了会试题目,且殿试答卷,也被交换。^8′1~k!s.w?.^c!o?m¢手中这一册话本里,零零碎碎贴着的,正是许子杰亲自作答的答卷。于鸿天怒道:“岂有此理!许子杰胆大包天,竟敢在殿试中动手脚!”“大胆的可不止他一人,还有一个在背后帮他的人。”萧梓霁的话音,被夜色浸染出一分慵懒。于鸿天若有所悟:“皇上派人去暗中追杀,难道是想看看,谁在背后帮他?”既然能在殿试答卷上动手脚,定是位大人物。不仅如此,此人还有意将许子杰送入朝堂。若他有心将许子杰当作一枚棋子,留着继续利用,必会在许子杰丢了官职之际,将其召回,韬光养晦。派去追杀的人,便可顺着许子杰,一路追查到此人。却不想,许氏兄弟逃去粟阳镇,见了沈宁。所以——“藏身于粟阳镇的宁安王,是许子杰的背后之人。”于鸿天推断。“同于将军讲话,朕向来不费力气。”萧梓霁用折扇轻击掌心,“不知于将军是否知道,家书上的诗文,出自何处?”于鸿天看着手中信:“出自一位古时君王,给其给夫人的一封信。”话声一顿,于鸿天转而道:“这封信,原本是要送往徐北的。”萧梓霁道:“信差的确是去往徐北的。”于鸿天看着“吾妻冉冉”四字:“据臣所知,顾骋的女儿,单名为一个‘冉’字。”萧梓霁问:“所以,这封信还与顾骋有关?”于鸿天道:“臣只是猜测。”萧梓霁道:“于将军不必猜了,这封信,确与顾骋有关。\x~x`s-c~m¢s/.?c·o¨m?萧宁自诩君王,给徐北送信,这是要召军回朝,来抢朕的位子呐。”于鸿天却不确定了:“宁安王虽在徐北大营待过,但也不过一年有余,所获声望,还不至于号令千军。”“若是顾骋呢?”萧梓霁轻笑,“顾夫人离世后,他先交出兵权,再带女儿南下游赏,一去半年之久,这些时间,足够他为萧宁招揽军士。况且,他声望本就颇高,一呼即应,不是问题。”于鸿天却又道:“顾将军曾出现在淮州。”萧梓霁眸色暗沉:“不过是个声东击西的幌子罢了。他们的大本营,在北方。”如此一来,便也能想通,沈宁安排许子杰这颗棋子的用意——眼线。利用许子杰,来获取自己这方情报,从而方便顾骋在暗中布署。 也亏着那位与礼部侍郎政见不同的朝臣,千方百计想将敌手拉下水,才找出了售卖考题一事来说。此事过后,自己虽失去一员亲信,但沈宁,让他“收获”颇多。萧梓霁握紧扇柄:“朕要让他的军队,出不了徐北。”于鸿天当即一表忠心:“臣愿为皇上效劳。”“好!”萧梓霁道,“后日,于将军带十万军士,秘密北上,切记不可打草惊蛇,以防萧宁另有准备。到徐北后,顺则抚,抗则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