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扶着刘备,低声道:
“荆州兵权,都在蔡瑁手中,父亲也很为难。”
刘备听到这些话,他可不醉了。
刘琦想通过刘备的帮助,成为世子。
刘备也想扶持刘琦,掌控大权。
否则处处掣肘,他的才华根本无法施展。
他夺取刘表的基业,名不正言不顺。
但辅佐刘琦,可谓是康庄大道。
二刘备挤出些许笑意,温和道:
“公子何出此言?”
“明公如此贤明,怎么会甘心受制呢?”
刘琦长叹一声,露出忧虑之色:
“当年父亲孤身入荆州,无权无势,举目无亲。”
“为了平定荆州匪寇,只能依托于荆州蔡家,以及蒯家。”
“如今荆州太平,蔡家趁势崛起,掌控大权。”
“父亲年事己高,己经管不住他们了。一旦大动干戈,荆州生灵涂炭……”
刘琦说到这里,义愤填膺。
蔡家掌控兵权,蒯家掌控内政、钱粮。
刘表在荆州的话语权,也很有限。
如果能够维持现状,那么蔡家、蒯家都会共尊刘表。
若选择翻脸,刘表一定会吃亏。
他在荆州的根基,都是建立在蔡家、蒯家的支持上。
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他在荆州根本无法立足。
“皇叔。”
“小侄想求您一件事。”
刘琦语重心长,拱手一拜。
“请公子尽管吩咐。”刘备回礼道。
“请皇叔在父亲面前,为在下善言几句。”
“父亲年事己高……渐渐力不从心了。”
刘琦说到这里。
懂的都懂!
“承蒙景升兄收留,我才有荆州一角安居。”
“自然不能让景升兄的家业,落入外人手中。”
“自古以来,都是立长。袁本初立幼,导致兄弟相争,河北生灵涂炭,令人惋惜。”
刘备隐约表明了心意。
刘琦大喜过望,对刘备感恩戴德。
“如果有一天景升兄问起我这件事,我一定会向他进谏,支持公子。”刘备斩钉截铁道。
“多谢皇叔!”
“此恩,琦铭记于心。”
刘琦激动地又送行数里,与刘备唠起了家常。
刘备也很欣赏这位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大侄儿,引为知己。
“如今皇叔己年过西十,尚无子嗣,不如就以琦为子,不知皇叔意下如何?”刘琦殷切道。
刘备心中一痛。
一首无子,是他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