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清晨,天色灰蒙如未洗净的砚台,空气寒冽如刀。?d+i!n¢g·d*i′a?n^t¢x′t\.′c!o!m-明远书院高耸的朱漆大门紧闭,门前广场上却早已密密匝匝站满人群,呼出的气息凝成茫茫一片白雾,飘浮在头顶上方。寒霜覆盖地面,映着尚未熄灭的路灯光晕,也映着无数灯牌上流转的云雷纹——那是苏明远前世状元朝服上熟悉的纹章,此刻成为这些陌生面孔共同的印记。人群里有穿汉服广袖的年轻男女,也有穿着现代校服的半大孩子,无论何种衣装,左臂上皆整齐佩戴着云雷纹袖章。寒风掠过,袖章纹样在寒风中微微震颤,人群却如盘根老树般岿然不动。
“护道!护文化!”的口号声起初是零星的星火,随即连成一片,在清冷的空气里反复回荡,如同擂响一面无形却巨大的鼓。
苏明远立于书院二楼轩窗后,冰冷的窗棂硌着掌心。他目光穿透朦胧的霜气与灯光,落在那片沉默而坚韧的人墙上。指节因用力紧握而微微泛白,几乎要嵌进木纹深处。这些人……为了他口中吐露的“道”,为了那些故纸堆里的字句,竟甘愿立于这刺骨寒风中,直面未知的凶险?他胸腔里那颗属于古代状元的心脏,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灼热与酸楚同时攥紧。前世琼林宴上独占鳌头,跨马游街万众瞩目,也不曾像此刻这般,既沉甸甸地压在心口,又滚烫地灼烧着血脉。他见惯了宫廷倾轧、士林清议,却从未见过如此纯粹炽烈、以身为盾的守护。这份守护太烫,也太重,重得他几乎有些喘不过气,唯恐辜负。
“苏先生!”一个压低的、带着急促喘息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是书院的老管事李伯,脸上每一道深刻的皱纹里都刻着忧虑,“您……还是避一避吧?往生司那群人,向来如虎狼般凶狠无情,书院后门已备好车马……”
苏明远缓缓摇头,目光依旧焦着在窗外那片云雷纹汇聚的微弱光海之上。“李伯,你看,”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他们护的是‘道’,若我此时离去,这道,岂非成了临阵脱逃的谎言?此‘道’若虚,我苏明远,又有何面目再立于天地之间,再谈教化?”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玉落地,沉甸甸地砸在寂静的房间里。李伯张了张嘴,望着苏明远挺直的背影,终究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
广场上,人群的核心处,一个穿着洗得发白蓝色羽绒服、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站了出来,正是大学生小张。他深吸一口寒气,仿佛要将那冰冷化作胸中勇气。他高高举起一本封面磨损、书页泛黄的《论语》,书脊在寒风中微微颤抖,他的声音却异常清晰,穿透寒冷的空气:“同学们!我们不是来打架的,是来背书的!护我文化,以文为盾!君子——”
“务本!”数千个喉哨,无论年轻稚嫩还是略带沧桑,无论字正腔圆还是带着天南海北的乡音,在这一刻汇成一股洪流。声音起初有些参差,甚至夹杂着因寒冷或紧张而起的微颤,但很快便找到了共同的脉搏,变得整齐而洪亮,如同沉睡大地苏醒时发出的第一声雄浑心跳。
“本立而道生!”声浪再次拔高,滚滚向前,撞在书院厚重的墙壁上,又反弹回来,在空旷的广场上空反复震荡、回旋。@-求?书
就在这庄严的诵读声达到最洪亮、最齐整的顶点时,广场边缘的薄雾被粗暴地撕开了。沉重的皮靴踏碎地上的薄霜,发出令人心悸的咔嚓声。一群黑衣人如同自阴影中渗出的浓墨,迅速逼近。他们统一穿着毫无杂色的黑色制服,脸上戴着能遮住下半张脸的面罩,只露出一双双冰冷、漠然、不含任何感情的眼睛。腰间、手中,长棍、短棒、甚至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奇异器械,毫不掩饰地显露着狰狞。他们是往生司的执法者,代号“夜枭”,以清除“异端”、维护所谓秩序为唯一准则,其凶名足以让小儿止啼。为首一人身材异常魁梧,肩宽背厚,露出的半截脖颈上纹着一只青黑色的夜枭图案,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人墙时带着审视猎物的残酷意味。他身后,一个年轻些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