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我知道,老大,记得给我留点脑花,这猪看起来挺聪明的。\"
许大茂临走前,又多看了一眼那头猪。
总觉得那猪在发抖,真是太聪明了,非吃不可。
第二三一章
回到家后,许大茂依然心心念念。
海棠还没回来,轧钢厂放假放得晚。
得给她准备点吃的,许大茂先淘好米,接着煮饭,上面还放了根香肠。
宣传科主任没人管饭,厂长也不负责,而生产、后勤、供销、保卫等部门则提供伙食。
许大茂多煮了一些饭,第二天早上全家可以吃蛋炒饭。
前几年天天吃馒头,都吃腻了,是时候换个口味了。
窝窝头里加点糖,味道还挺好,偶尔吃一次,居然觉得比馒头好吃。
糖可是珍贵的东西,过年每家只有两斤配额,单身的话只有一斤,分配得很合理。
一家五口才两斤糖,而你是单身一人一斤,相比之下你还占便宜了。想起糖的事,许大茂关上房门,电饭锅能自动煮饭,不用他守着。
趁着这个空档,他打算试试做糖。进入空间后,他直奔种甘蔗的地方。看到二百多根甘蔗,他挥了下手,这些甘蔗瞬间拔地而起。底部的泥土掉落后,他又将甘蔗揉碎,三分钟后得到了一大团甘蔗汁。
空间里有不少工具,他操控一小团甘蔗汁进了一个大铁锅,下面添了几根木柴开始烧火。锅里的甘蔗汁沸腾后,已经能闻到甜味。他知道飞出的蒸汽中可能有浪费的糖,但这是最简单的制糖法,没有机器他也无能为力。
他加快速度,五分钟后得到了小半锅糖,颜色偏红黄色。接着继续熬煮,半小时后所有的甘蔗汁都变成了糖。他将部分糖做成正方体,每块大概半斤重,总共做了三百六十块。
“三百六十块,至少有十八斤红糖。”看着这么多红糖,许大茂有些不知所措。外面的红糖价格不稳定,精加工的白糖才七毛八一斤,而自制的红糖价格更低,大多自家食用,市场上也很少卖。
许大茂意识到做糖很赚钱,即便红糖只卖五毛一斤,也有九十块钱的收入。他把大部分红糖留在空间里,用木箱装好并盖上的确良布。带着三块红糖走出空间时,于海棠刚好回来。“这是红糖?哪来的?”她好奇地问。
海棠一眼就发现了红糖,非常喜欢。
这种东西在城里很难见到,连京城郊区都难得一见。
根本没有人种植,城里只有白糖,而且价格昂贵。
价格高也就罢了,还要限量购买。
非节日期间,每户只能买半斤。
想吃一口糖,简直是一种奢望。
“我的一个南方朋友特意送来的。”
“不好意思要太多,先拿三块试试,要是味道好,再找他要点。”
许大茂直接说有朋友,他朋友多,不用害羞。
大家都明白,红糖是村民自制的。
偶尔拿到市场上卖卖,也没人说什么,因为数量少。
白糖不行,价格高,只有工厂生产,需要定量购买。
拿出白糖来卖容易惹麻烦,而红糖无所谓,只要不多拿就没问题。
按照常理来说,想赚钱的话,应该把红糖加工成白糖,谁会想到有人专门制作红糖呢?
果然,海棠没有怀疑。
她拿起盘子掂了掂,大概有一斤半。
分量不少,她除了开心,没有其他想法。
“有了这些红糖,加上前几天买的三斤白糖,足够我们吃几个月了。”
海棠语气中透着喜悦,虽然红糖不如白糖值钱,但总归是糖,糖就是好东西。
最主要的是,在郊外乡下根本买不到这样的东西。
“放心吃吧,不够我再去想办法,我有的是路子。”
许大茂充满信心,吃完后可以从空间里取更多。
如今白糖是统一定量供应的,无论多大的领导,都是定量配给。
他们想要吃糖,只能吃从南方运来的糖,也就是红糖。
在吃糖这件事上,许大茂家的生活和领导们差不多。
“那我就真的放心吃了。”
海棠有点难以置信,轧钢厂的杨厂长平时也就送他几斤红糖。
白糖是不可能送的,管理严格,大家都不敢开玩笑。
互相送些红糖倒没什么问题,不值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