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微¢趣`小¨税?枉¨ \追,最*歆+蟑¨結+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下午五点半、常顺老家所在的别墅客厅里。
一阵清脆竹筷敲击各个瓷碗的声音组合而成的《童年》歌曲,传入了大家的耳朵里。
敲击这首乐曲的人,是常书怡。
之前3点左右的时候,常顺准时把她跟宋芫接到了房车里,之后就一起回了连山镇。
常书怡敲击出了乐曲,常顺、宋芫、常建忠、孙春荣、常邱氏在旁边听着。
时间一晃过了那么多年。
此刻聚在同一间屋子,跟曾经却有很大的不同。
看着父母,他们己经老了,而自己跟宋芫,也都成了中年人。
爷爷常启贵己经驾鹤西去,是3年前。
跟前世12年去世,他多活了7年的时间。
现如今,奶奶也是91岁的高龄。
她的身体倒是很不错,女性,大多比男性长寿。
这些年,因为生活条件好,爷爷奶奶的生活质量,比前世过得更舒适,自然也好了太多。
外公目前健在,他的身体比爷爷好,今年也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
当然,外婆也在,她的身体状况同样很好。
这三位老人,有活到100岁的潜质。
相对于前世,常顺这辈子遗憾少了很多。.比~奇·中+蚊~徃~ ~首_发/
人,只有经济条件好了,才能让遗憾变得更少。
另外跟十几年前相比,家乡的变化可谓是特别大。
目前农村基本上没住啥人,绝大多数人己经搬到了城里,在城里买了房子。
爷爷那一辈的老人、包括父母一辈的人,很多都不在了。
可以说,随着时间的变换,很多事情,变得物是人非。
不过对于这些,两世为人的他,己经看得很通透。
“太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敲的好听吗?”
一首曲子过后,问完话,常书怡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大家!
这两年,自从有人拍了瓷碗敲击乐曲的视频发到网上后,迅速走红,越来越多的人跟着模仿。
宋芫闲着无聊,也找了一些碗。
常书怡的音乐天赋比较好,用她找的碗在家练习。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她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们也是把她往音乐方向在培养。
“好听!真好听!”
“书怡真棒!”
“小书怡真厉害!”
“我最喜欢听我们家书怡敲击的音乐!”
“加油!你是最棒的!”
大家纷纷称赞着。
对于小孩来说,被人称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变得自信。
“书怡,你还会敲击其它的乐曲吗?”
孙春荣笑着问她。!薪+顽*夲′神′戦~ !追,醉*新′蟑.洁^
“会啊!我会的可多了!”
她笑着回道。
“那好!你再敲一曲我们听听!”
常建忠也笑着道。
“好的!”
说完,她停留了几秒,然后用筷子又一次的敲击了起来: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嘿嘿参北斗!
生死之交一碗酒。
说走咱就走。
你有我有全都有。
嘿嘿全都有!”
………………
一首《好汉歌》又被她敲了出来。
敲完大家又称赞了她。
接着,她又敲了《粉红色的回忆》、《军中绿花》。
对于学习来说,小孩子心思单纯,无论是在学校学知识,还是学技术,都比成年人学得更快。
特别是信息大爆发的当今时代,小孩子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他们从娘胎里就开始进行胎教。
是常顺出生那个年代以及之前年代的人所不能比的。
常书怡虽然只有10岁,但比他小时候10岁时懂的可多了太多。
想当年八十年代出生的乡下人,特别是山区的,10岁这个年龄,说的不好听一点,有的人还像憨子一样。
遇见生人,说不定会躲到门后面、大人的身后。
“爷爷、奶奶!太婆!除了用碗敲歌曲,我还会吹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