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那名年轻人聊了会儿,他们就各自散去了。*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
接下来,他逛向了其它地方。
又走了一段距离,一阵阵打砸门窗、玻璃碎裂的声音传入了常顺的耳朵里。
声音发出来的位置距离他并不远,就在对面不到20米的地方。
这声音一听就是拆迁房子的工人弄出来的。
没有理会,他就近走进了旁边一处搬迁户的家里。
这处搬迁户,房子并不是历史建筑,不过也是红砖瓦房,建筑年代是八九十年代,距离现在也有三西十年了。
房子三层楼,后面有一个院子。
走到里面看了下,他发现这处住户,搬走的时间并不久,很可能就是最近几天,因为厨房地面放着的还有一些蔬菜。
这些蔬菜并没坏掉,想吃的话,还可以吃。
另外从门窗被打砸的痕迹看,顶多也就是这两天,说不定是昨天,是今天上午也有可能。
房子里面除了拆迁的人进来过,在他之前应该还没有其他人。
常顺开始在房子里面查看起来。
这处房子,并没有刻意装修,其状态保持的还是2000年左右的装修风格。
一楼大厅有一些过时的家具,这些算不上老家具。
跟收古玩的人想收购的那种民国风格或者清朝、明朝时期的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这类家具,目前并没有人购买,如果有人要,也只会当做柴火。^墈!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筷^
除了家具,地面上散落的也有大量的生活用品。
这些生活用品,年份同样不久,基本上也都是2000年以后。
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物品,常顺去了后面的院子里。
院子面积不算太大,大约五六十平米,种着一些花草,也种着一些蔬菜。
有的花草是种在了花盆里。
从这户人家的花盆还没有被人搬走也可以看出来,常顺应该是进来扫荡比较早的人。
以他之前在其他住户家看见的情况,那些完整的花瓶,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都被人搬走了。
走到花盆处看了会儿,他发现有两个八十年代制作的青花瓷花盆还可以。
如果说十几年前来拆迁区,那时只要发现可以拿走售卖或者留着自己使用的物品,就算是花盆,常顺也会捡走。
但现在,他的心态己经发生了改变。
看见的绝大多数物品,他并没有拿走的想法,哪怕有用、哪怕可以换点钱。
这样的还是留给其他人,让别人换点生活费。
当然,也不能说他有钱了就看不上这点小钱,主要是一些东西没必要捡。
在院子看了一遍,没有其它发现,常顺又去了二楼。
跟一楼相比,二楼干净了很多,里面的物品,特别是生活用品,也多了不少。?完¨夲!鰰¨占/ !追/最¨辛`蟑/踕.
在里面查看了一遍,他在其中一处房间的老柜子抽屉里,找到了一枚京城师范学院的老徽章。
其它的普通粮票、布票等,虽然看见了,但他并没要。
还有两个老帆布包,几个背包以及大包小包,他同样只是看了看。
要是十几年前,这种包,摆地摊售卖给那些在工地上打工的人,他们可能会要。
但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这类东西,通常情况下,是没人会购买的。
离开二楼,常顺去了三楼。
三楼是隔热层、杂物房,也有一处露台。
杂物房里,放着有一些农具、工具、摇床、木盆、木桶、木箱、风箱、坛坛罐罐类物品。
在里面仔细寻找了一遍,他发现有个马口窑材质的“年年有余”罐子有点价值,把它单独拿了出来。
罐子不大,跟大半个足球的大小差不多。
这种罐子,目前的市场价格,大概在50块钱到100块钱之间。
其它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拿出去售卖,现在己经很少有人购买。
露台上种着的同样有一些花草,这些花草都是种在了花盆里。
拆迁房子的工人,他们并没有收集花盆,可能是觉得麻烦。
常顺又查看了一遍这些花盆,虽然有几个紫砂盆,但它们的年代也不久,都是八十年代之后,价值都不大。
没其它发现,他就拿着“年年有余”小罐往楼下走去。
“老孔、老张,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意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