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爷仨今儿来这趟,主要是想征求裴海军两口子的意见,顺带把送好、要好的日子和婚期定下,那就再好不过了。*卡?卡`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老杨不愧是当了几年教导主任的“老油条”,把裴海军两口子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再加上山东人向来对医生和老师自带滤镜,格外敬重,昨儿晚上两口子还商量着,打算今天故意刁难几句,这会儿却一句也用不上了。
俩人一个比一个客气,一个比一个热络,元元看着那恨不能当场结拜成异姓兄弟的老杨和裴海军,不由得撇了撇嘴,前线“战士”不给力,这可咋整哟!
中午饭是在镇上一家小饭馆包的桌,店老板兼着厨师。
李树去后厨点菜时,总觉得老板看着眼熟,也没细想。
直到老板拎着一瓶酒过来,他才猛地反应过来,这是自己和裴之初中时的同班同学,也是老杨当年的学生,孔成才。
能成老杨的学生,孔成才当年的成绩自然不差,中考前的联考还拿过全县前一百名的好成绩。
可惜中考刚结束,家里就出了变故,当时学校还组织过捐款。
只是这孩子受的打击太大,高中没读完就辍了学,去学了厨师。
学霸到哪儿都带着股钻劲儿,学厨出师后,孔成才就在镇上开了这家小饭馆,平时还接些下乡包桌的活儿。£秒:#章^节\′?小?说¤×t网ˉ \?无μ?·错=内¤<容e}?
他做菜真材实料,手艺也地道,生意倒还不错,每月能接上七八单,挣个万把块钱。
孔成才一看见老杨,就认了出来,只是刚才太忙,没顾上打招呼。
这会儿饭席快开了,菜都上齐了,他便拎着一瓶自酿的纯粮酒过来问好。
老杨见了他,也挺惊讶,连忙拉着他坐下。
孔成才没推辞,这些年里,他心里一直念着老杨的好。
当初自己退学的事被老杨知道后,老杨特意来家里看过他,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见劝不动,又塞给了他一千块钱当路费,还絮絮叨叨讲了好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钱他早就还上了,可那份情,总觉得重得很。
瞌睡来了就有枕头,这不,回报老师的机会,就这么凑巧给他碰来了。
杨老师的外甥要结婚订酒店,巧了,他刚好有这方面的人脉。
市里最好的那家四星酒店,中餐鲁菜的主厨是他师父,也是同族的堂叔;宴会厅经理,则是师父的小舅子。
这年头虽说不像古时候那样,把师父当亲爹似的孝顺,但孔成才不一样。~比′奇`中^文?网. /免_费~阅!读^
自打他退学后,就跟着师父在后厨打杂。
他是话不多但眼里有活儿的老实小孩,最关键的是,他还能辅导师父家小儿子的小学功课。
自从露了这手“辅导功课的本事”,师父就把他从出租房接回了家,让他住家里。
每天辅导一小时功课,管吃管住,每月还给他六百块生活费。
这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让师徒俩的感情越发深厚。
所以,师兄们还在三厨的位置上打转时,他已经能上手做大菜了;等师兄熬到二厨,师父已经指点他开起了自己的小饭馆。
如今回了老家开店,他跟师父的联系也没断,每月都要去市里两趟,送些新鲜蔬菜和自家养的走地鸡,逢年过节更是大礼小礼不断,除了没掏赡养费,跟亲儿子也没啥两样。
所以,他的面子,在那家四星酒店,非常好使。
李树和孔成才互加了联系方式,晚上回到家,就把定好的婚期发给了他,并约好后天去挑宴会厅。
至于明天,得先去裴家送好、要好,顺便给村里人散喜糖,陪岳父母去请送亲的人。
婚期定在了农历二月初六,其实后边还有个更好的吉日,只是舅妈这几天食欲大减,还出现轻微的吞咽困难,实在拖不得了。
婚期一定,李树就联系了小崔,问他婚礼用的婚庆公司。
裴之挺喜欢小崔那场婚礼的风格,所以李树就敲定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