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是接触各类领导的最佳场所,无论大小,人脉广总归有益。
而且何雨柱也在食堂,有了帮手自然轻松不少。
既然决定出任食堂主任,就得解决食材供应问题。
虽然他无法掌控全厂上万人口的粮食需求,但领导接待所用的菜品还需精心筹备。
此事若处理妥当,回报自是丰厚。
即便身为李民富手下,他对其他领导如杨厂长等也不能掉以轻心。
赴刘庄前,贾建设已向他人打探清楚,这是一个仅有三十余户的小村庄,位于燕京山脉边缘。
前几年村民常入山劳作,近年来逐渐减少,但仍需实地考察。
原本贾建设打算在家偷懒,但徐会真来访,神情不善。
她一坐下便赖在他腿上,怎么也推不开。
为避免腰部受伤,他匆匆对徐会真许诺“改日再算账”,随后骑车逃之夭夭,留下徐会真在身后笑得前仰后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让别人笑去吧,总比失败被耻笑强。
贾建设骑车行于泥泞小径,蜿蜒避过土坑,路况之差令人无奈。
自半小时前转入这条岔路,他便陷入这般境地。
虽路况糟糕,空气却清新宜人。
骑行十分钟,两小时半的跋涉结束。
他站在刘庄村外,眺望村内。
村子不大,约三十余座房舍,一条土路贯穿其中,伸向后方山林深处,无尽头可寻。
贾建设并未急于进村,而是绕着边缘缓行,观察村庄布局。
一圈下来,发现不少院落晾晒山货,如蘑菇、木耳之类。
家禽也常见,平均每户四五只鸡鸭。
此情此景,他心中有了底——确能有所收获,但具体数量未知。
若每户养鸡,则鸡蛋或也可收些。
毕竟 ** 靠运气,非次次皆满载。
“你是谁?为何在此徘徊?”突如其来的声音令贾建设警觉,循声望去,是一位警惕注视自己的中年男子。
衣衫略显破旧,显见家境贫寒。
本欲寻人问询,此人恰巧出现。
贾建设推车走近,打招呼道:“您好,我是燕京来的街道干部。”对方打量一番后语气缓和:“你来何事?”
终究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自行车的,更何况他还穿着一套簇新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支钢笔。
这是这个时代干部或知识分子的标准装扮,价格不菲,非普通人所能拥有。
贾建设说话的模样,比他见过的某些领导更显威严,因此语气也不由自主地柔和下来,因为他明白,这样的人绝不能轻易招惹。
“这位兄台,我此番前来意在收购些山货或是鸡蛋之类的东西。
如今街道推行合营,我家铺子正需要这些,听闻贵处有货,特来瞧瞧能否采买些。”贾建设半真半假地道出缘由。
“我陪你去找村长,此事需他点头才行。”这位村民虽想直接应允,但早前村长已明令禁止各家外售物品,违者全户驱逐出村。
于是他只好领着贾建设前往村长处,请其裁决。
得知此消息,贾建设心中暗喜,忙不迭地答应:“好,劳烦兄台引路。”
贾建设心道,这正是及时雨送上门来,省却不少麻烦,看来今日运气着实不错。
“不必客气。”村民说完便领着他向村里走去……
刘树根是刘庄的村长,此刻正站在田间看着村民劳作,眉头紧锁,满是忧虑。
近期村中状况频出,日子愈发艰难。
刘庄村不过三十余户人家,规模不大。
四周环山,耕地稀少且多为贫瘠山田,收成寥寥无几,每到秋收,多数家庭都面临缺粮困境。
无奈之下,村民只能入山寻觅山货,猎捕野兽换取钱财购置口粮,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日前城中传来消息,今后禁止个人私自经营买卖。
村中外出贩卖物品的钟家老二带回了这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刘树根听后十分焦急,次日便徒步数十里去向领导求证。
镇上领导明确宣布禁止私人交易,同时要求他向村民传达政策。
临别时再三叮嘱,务必要避免任何违规行为。
这段经历彻底打消了他的侥幸念头,内心十分沮丧。
作为村长,他怎能眼睁睁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