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 > 第138章 这种态度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第138章 这种态度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必须守住初心,别成了多管闲事的人。

身边这么多女人还得他照顾,若他出了事,她们该怎么办?孩子又怎么办?想到这儿,贾建设目光愈发坚定。

调整好心情后,他用冷水洗了把脸。

他已经想明白了,若非有上帝视角,凡事都能预知,他或许早已融入这个时代。

现在即便遇到类似午饭的情景,他也能够坦然应对。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未必就是错的。

后世人看来,前人的许多行为确实显得愚昧,但若非身临其境,旁人又怎能评判对错?他无法扭转大局,即便没有金手指,自己的日子也未必好过,能吃饱喝足就算不错了,还谈何改变?就连身边的人他都改变不了。

就像此时,若他贸然喊出那些都是假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北山公社不会有好下场,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别以为这里的人都是傻子,大队干部怎会不知粮食的重要性?不少社员对此心知肚明,为何没人说出来?显然此事另有深意。

休息片刻后,贾建设与其他几人汇合,接着由接待员带领参观公社的春耕活动。

*

走到耕地时,眼前景象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除了这个词,贾建设一时找不到更贴切的描述。

广袤的土地上,一群人热火朝天地劳作着。

大家齐声喊着号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神情。

“贾组长,这些人在准备春耕翻地,等地翻好后,会有其他人来播种,大家都有分红。”接待员笑着向贾建设等人介绍。

“翻地?现在公社还用人工作业吗?不是有耕牛和我们厂支援的拖拉机吗?”丁秋楠疑惑地问。

建国初期,新龙国的制造业基础薄弱,农机工业几乎是空白。

大部分农村仍依赖耕牛进行农业生产。

在此背景下,龙国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七四三”计划便是重要一环。

拖拉机成为机械化发展的先锋。

然而在1958年前,龙国的拖拉机全靠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且获取不易。

这使得当时多数农村从未见过拖拉机,许多农民甚至没听说过这种机器。

直到1958年7月,我国首台自主生产的拖拉机“东方红”问世。

从此,越来越多的拖拉机从工厂走向全国。

北山公社也有四台由第四钢厂支援的拖拉机。”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此话并非虚言,一台拖拉机的效率可抵五十多头牛,四台拖拉机的效率约等于一百五十到二百头牛。

因此,丁秋楠感到困惑是可以理解的。

“女同志,您误会了,耕牛和拖拉机都有,只是拖拉机出了问题,耕牛数量也不够,春耕时间紧迫,所以只能牛、人一起翻地。”接待员起初说起耕牛时神情略显尴尬,但后来逐渐从容起来。

他所言属实,第四钢厂派员前来,公社上下都很欢迎。

几台主力拖拉机损坏已久,大家都期待钢厂技术人员前来维修。

目前耕牛不足,人力有限,粮食储备也不足,若不能尽快修好拖拉机,今年耕地面积势必减少。

此前公社已派人赴第四钢厂求助,但对方表示需等到总厂年度巡视时一同处理。

北山公社为这次春耕筹备了大量物资,牛肉和馒头都准备充足,这背后有着诸多考量。

“拖拉机出了问题?那还看什么参观?快带我们去看看。”贾建设急切地说。

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能帮忙的地方,他都会尽力去做。

他知道春耕的重要性,多开垦一点田地,秋天的收成就会更有保障。

“好的,真是太感谢您了!我这就带您过去。”接待员满心欢喜,原本以为至少要等到第二天,没想到来的领导如此爽快,这让他对贾建设顿生敬意。

随后,在接待员的带领下,几人来到存放拖拉机的仓库。

对于机械,贾建设和丁秋楠一窍不通,老刘也只是略知一二,真正的主力还得靠梁拉娣。

刘海中虽是六级钳工,但对拖拉机并不熟悉,不过他对零部件的制造与维修颇有心得,便协助梁拉娣工作。

这正合他心意,他此行就是为了立功。

之前看到的人力耕地场景,让他明白机会难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