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愣着干什么?走!”易中海说完便走。
何雨柱和刘海中对视一眼,急忙追上。
管他人知不知,此刻先顾自己要紧。
此时知道的人不多,易中海因今年要升八级工,这是轧钢厂的宝贝,被通知也在情理之中。
刘海中是六级钳工兼小组长,也被车间主任叫来。
何雨柱有贾建设撑腰,自然知情。
三人赶往最近的供销社,不少知情者已行动。
若今天不去换,明日肯定来不及。
明天供销社的人就会提前把每日定量换完,谁没有亲戚朋友?
贾建设找蔡全无换粮,他是粮店主任的妹夫,这事轻而易举。
蔡全无带贾建设到粮店见媳妇,她现在是小领导,正维持秩序。
蔡全无媳妇见到丈夫,示意他。
蔡全无明白,直奔后院仓库,给门卫半包烟后顺利进入。
!门卫怎会不认识蔡全无?这是主任的妹夫,帮个小忙无妨。
再说蔡全无媳妇一直对他客气,从不指手画脚,他也愿意帮忙。
二人等一会儿,媳妇出来拿走贾建设的粮本和粮票离开。
很快,粗粮换好,全是上好的玉米面。
贾建设向蔡全无打过招呼后便直接返回。
并非他不懂礼数,而是对于蔡全无,他只需心中铭记即可,若言辞道谢反倒显得疏远。
事实上,贾建设确实深知蔡全无的性格。
见到对方不拘小节,他满心欢喜地站在妻子身旁。
贾建设曾对蔡全无有大恩,如今他能够升任经理、娶妻生子,全靠贾建设的提携。
能够回报贾建设,令他倍感欣慰。
待贾建设推着装满麻袋的自行车出门时,发现粮店门口已排起长队。
远处更多人带着袋子赶来,显然消息已广泛传播。
此时人潮拥挤,粮店入口几乎被堵死,恐怕他们今日无 ** 常营业,否则可能引发混乱。
不过粮店情况尚好,粮食储备充足。
相比之下,其他供销社就麻烦多了,仓库里的存粮恐怕很快会被抢购一空,之后再来的人势必空手而归。
这样的情况不仅限于少数几个售货点,整个燕京都如此。
贾建设顾不上这些,能通过蔡全无的关系买到粮食就算幸运。
他必须尽快回家,否则许多人将买不到粮食,这可能造成混乱。
安全至上,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聋老太太十分焦急,这可是她赖以生存的口粮。
何雨柱他们刚走,她便赶至一大爷家等候。
当看到何雨柱与易中海背着粮食归来时,她和一大妈才松了口气。
“老太太,您瞧,我不是说了没事嘛,老易和傻柱一起行动,哪会有问题?”一大妈见丈夫与傻柱回来,笑着说道,其实她刚才也很担忧。
“我怎么会不放心,有我孙子出马,还能出什么事?”聋老太太开怀大笑,连仅剩的几颗牙齿都露了出来。
“老太太,您急什么,难道怕我把您的粮食私吞了吗?”何雨柱一如既往地口无遮拦。
“你说什么?”
“我是说,您看,全是上好的玉米面。”何雨柱无奈地说,对于老太太这一招,他毫无办法。
何雨柱打开麻袋,老太太和一位大妈围了上来。
果然是优质的玉米面,比她们平日换的好得多,老太太愈发高兴。
“老易,你换的面怎么样?”大妈期待地问。
“多亏了傻柱,他居然认识供销社的人。
这次换来的玉米面质量很高。”易中海也检查了袋中的玉米面,确实很好。
“傻柱,你还认识供销社的人?”大妈感到惊讶。
“不是的,是他认识建设,我只是借了他的光。”
实际上,这位供销社的人是陈雪茹的远亲,曾因事求助于贾建设,那时何雨柱也在场,于是相识。
这次换粮时,何雨柱认出了他,得到他的帮助,他们才能迅速返回并获得优质玉米面。
何雨柱说完便带玉米面送老太太回屋。
贾建设载着一袋粮食回到家,粗粮随意放在客厅通道,直奔里屋查看陈雪茹。
一进门就见那个总是惹事的小子又在捣乱,似乎察觉到他的到来,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那模样显得格外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