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外备一套房很有必要。
"树根叔,那片山坡上的房子我定了。”贾建设说道。
"到时你让人修缮一下就行,能住人就好。
至于盖新房,我看秋天过后帮你建个小三间的院子如何?地点也选在山坡那边。
万一将来无处可去,这里至少有个落脚之处。”贾建设笑着补充。
"好得很,你要是真搬来刘庄村,全村人都欢迎。”刘树根爽快回应。
其实刘树根一听便懂,如今世道复杂,贾建设未雨绸缪是明智之举。
事情谈妥后,贾建设留下部分款项和随行礼物便离开了。
刘树根对此习以为常,贾建设从未亏待过他们,这也是双方长久以来保持信任的基础。
处理完毕,贾建设返回城里向老爷子汇报。
只等这些人入住刘庄村!
一周后,
老爷子的三位旧部——洛军、冯同、赵三抵达刘庄村。
三人看似瘦小,但精神矍铄。
他们只带了一卷铺盖,乘坐一辆吉普车来到村口便无人理会。
这待遇已算不错,换了别人恐怕得挨顿显摆一番。
贾建设陪着刘树根,领着三人来到他们今后的住处。
这里是一个简单的院子,两间土坯房被土墙围住,已不能再简陋。
贾建设并非不愿改善居住条件,但他们的到来有特殊目的。
倘若有人检查,破旧的院子自然更容易应付,总比整洁的好院子惹人注意强。
这院子靠近山脚,刘树根早派人修缮过。
贾建设与三人并不熟悉,不清楚他们是否擅长农活,便嘱咐刘树根多关照。
“三位叔叔,这位是刘庄的村长刘树根,我和他是老朋友了。
你们若有什么难处,可以直接找他;若是他无法解决,也可以托人通知我。”
既然接纳了三人,便要尽力解除他们的顾虑。
“今后还请多多依靠刘村长。”洛军代表三人礼貌回应。
“不必客气,既然是建设的叔叔,以后我们就是兄弟。
有任何困难,请直接告诉我。”
“今天大家先休息,整理行李,明天便可开始工作。”刘树根补充道。
第二天开始工作并非刁难,反而是好事。
加入生产队意味着有了基本保障。
三人连声道谢,至此才感到安定。
贾建设帮忙清理房间,刘树根见他们一无所有,便打算送些红薯充饥。
贾建设抽空出去一趟,给每人带回一床被子,这是当初为了应对紧急情况特地准备的。
虽非上等棉被,却比他们自带的强得多。
三人朴实无华,收下后表示感谢。
不久,刘树根送来一些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