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 > 第253章 如今的刘庄村,劳动力较以往更加充足

第253章 如今的刘庄村,劳动力较以往更加充足

“建设,没事,就是刚才扭了一下。”

“我没事儿,这 ** 完了肯定还有余震,各种灾害也会跟着来。”

“这么大的 **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的。”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组织大家搭帐篷,家里没法住了。”

“赶紧把家里存的木料和防雨布拿出来,我看天气要变,咱们得快点搭好棚子。”易中海先说自己无碍,接着便神情忧虑地说道。

“好,你带孩子们,柱子跟你一起组织大家动手。”

“行,我们现在就开始。”

贾建设和何雨柱迅速召集中院的人帮忙。

有人搬木头,有人清理场地。

各家将木料和防雨布拿出来后,众人立即动手搭建棚子。

在一位老人指导下,孩子们也用小手电为作业提供照明。

花了约两小时,中院的棚子终于搭成,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了。

此刻才清晨六点多,天色刚刚泛白。

幸好是七月,不然大家都得挨冻。

电力早就中断了,连井水也不可饮用。

贾建设知晓即将发生的大 ** ,但仅限于大致情况,还是从电影里得知的,关于唐海的事就不提了。

他并非冷漠,而是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即便提醒也没人会信。

他已忘记具体时间和地点,即便说了也是模棱两可。

扯远了,还是说现状。

贾建设预计还有余震,但次数和幅度不清楚,对北京的影响也不确定,更别说房屋倒塌与否。

一老大建议先搭抗震棚,幸好物资齐全,特别是防雨布储备充足。

与此同时,妇女们已点燃蜂窝煤炉。

见棚子搭好,她们准备了些食物和水。

有了这些物资,大家心里踏实不少。

可以预料,这场 * 动之下,明天各单位能否正常运转还是未知数。

尤其是某些家庭,若没有存粮,后果堪忧。

尽管老大爷因伤未能出力,但贾建设一出手,天亮时防震棚便搭好了。

这些木料本是为修缮房屋准备的,因此质量上乘。

至于防雨布,贾建设虽不知为何有这么多,但他觉得够用就行,懒得深究。

“老大爷,柱子哥,棚子搭好了。”

“我打算去趟小王村看看。”贾建设一边喝疙瘩汤一边说道。

“差点忘了这事,建设,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何雨柱一直帮忙,此刻才想起刘庄村的事。

“柱子哥,你不用去了。

刘庄村离这儿不远,他们家的新房应该没事。”贾建设说完自己的判断。

“这样啊,那你去探探情况,若有异常,让我托人捎信给你。”

何雨柱稍作考虑后同意了贾建设的建议。

随后,贾建设带上必要物品出发了。

“要不要带点粮食?”

临行前,何雨柱低声询问。

虽未经历这般大事,但他明白一个道理:大灾常随大震而来。

此时粮食和水尤为宝贵。

“不用,农村不缺粮,别担心,我下午就能回。”贾建设自然明白何雨柱的顾虑。

但 ** 中心不在这里,几天内就会恢复正常。

眼下最重要的是确认人员是否安全。

上午九点多,贾建设抵达刘庄村,村民们正在打谷场搭建防震棚。

“建设,你怎么来了?”刘建军见状急忙迎上前来。

他刚才正忙于组织村民搭建棚子。

近年来,刘建军成长迅速。

他晒黑了不少,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他从村里的老猎手那里学到不少本领,上次回家时还带了几只野鸡给贾建设他们。

如今的刘庄村,劳动力较以往更加充足。

这两年有许多知青下乡,使原本人口稀少的村子获得了大量人力补充。

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来到这里,尽管刘庄村离城市不远,但能来此处的人并不普通,他们是为了学习知识。

即便城里的环境优越,但下乡依然被视为一件光荣的事情。

不过,近两年大家的热情有所减退,许多家庭开始通过关系将子女调回燕京。

这表明这些父母也有远见,察觉到了某些变化。

“建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