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家人不是工于心计?他们眼中唯有利益,无亲情。
这也是三大爷自食其果。
喧嚣之中,兄弟俩强行拆了防雨棚,带着材料离去,众人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眼看又要下雨,没了防雨棚,众人如何应对?
“真是罪过!”三大爷守着电视痛哭,身边仅三大妈安慰,旁人无暇顾及。
“你真是废物,我跟着你没享过一天福。.d~1\k!a*n¨s-h-u¢.¨c′o?m/”
白芳此时也开始抱怨丈夫阎解成,身为兄长竟被两个弟弟联手殴打,连她也被波及,心情糟糕至极。
前院的 * 动吸引了中院人的注意,众人得知实情后,感慨剧情重演,皆因阎埠贵的算计所致。
“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们模仿大人的行为,教训深刻。
一大家子相处多年,一大爷不忍坐视不理,与贾建设、何雨柱商议后决定,将前院之人安置到中院和后院棚屋。
贾建设并无异议,傻柱作为院中长辈自然更无反对理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大爷见二人同意,随即去找二大爷商议。
二大爷对此并无异议,只是后院搭建的小棚本就狭小,实在容不下更多人。
一大爷瞧了瞧那不大宽敞的棚子,意识到确实如此。
无奈之下,前院那些人总得有个去处,而中院和后院的棚子又无法容纳这么多人。
怎么办呢?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去许大茂那儿试试,看他是否愿意接纳一部分人。
“许大茂,前院现在很多人没地方住,我看你这儿还挺空的。”
“都是多年的老邻居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淋雨受冻吧?”
“你这儿能不能收留一些人?”
一大爷望着坐在棚下的许大茂,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一大爷,他们有没有住处跟我有什么关系?”
“您别劝了,这事免谈!”
许大茂悠然喝着茶水,毫无动摇地说。
开什么玩笑?让那些人住进来?门都没有!
“许大茂,你怎么能这样?”一大爷气愤地说。
“为什么不能这样?这棚子是我用自己材料搭的,我想怎么处置是我的自由。”
许大茂理直气壮地回应。
东西是自己的,他爱怎么处理谁也管不着。
一大爷气得说不出话来,也只能接受现实。
最终,一大爷没能说服许大茂。
只能将前院的人分散到中院和后院的棚子里。
你说地方不够?
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总比在外头淋雨强吧!
贾建设吃完午饭,看了眼天气,此时雨又开始零星地下起来。
按目前的情况看,接下来恐怕是连绵阴雨。
而且今晚估计雨会更大。
不知道唐海那边怎么样了,是不是像电影里演的一样。
其实贾建设明白,那边的实际状况可能比电视上演的更糟糕。
但还是先去单位看看吧!
贾建设明白,在这样的巨大灾难中,个人的力量显得尤为薄弱。
他目前唯一能做的是去找李民富商议,尝试申请让轧钢厂的运输队前往支援。
此刻,唐海那里最紧缺的就是运输车辆。
贾建设并非贪图功劳,而是认为在民族大义面前,即便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也应尽一份心力。
离开前,贾建设向何雨柱和一位大爷打了声招呼,还带了一些多余的防雨布便匆匆离去。
若当时他能更仔细地查看那些防雨布,或许会察觉到角落里的防雨布下似乎有些异样。
再次来到轧钢厂,这里依旧寂静无声。
即便距离那场灾难已过去十余小时,电力仍未恢复。
加之不时有余震发生,工厂早间便发布了停工通知。
所有人都在为灾后的生计忙碌,哪有闲暇回到单位?不过从贾建设刚才所见来看,此时外界状况较早晨混乱的局面已有序许多,这得益于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等机构的多方协调。
否则,短时间内如何能改善街上的混乱?
尽管之前街道工作人员也曾访问过大杂院,但大杂院人口众多,抗震棚所需材料几乎耗尽,且前院的棚子损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