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过继来的弟弟,也不安分。”
"马华对这个便宜小舅子头疼得很呢。”
"这事儿搁一边吧,老丈人这些年对马华不错,就盼着这个过继的儿子能延续刘家香火。” 每次想到刘海华,何雨柱就觉得头疼。
刘岚她爹从弟弟那儿过继来的这个儿子,着实让人操心。
事情是这样的。
刘岚的父母一直没生育男孩,这对老夫妻对唯一的女儿十分宠爱,但传宗接代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
尽管尝试多年仍未成功,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放弃了自己生育的想法。
然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无奈之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的弟弟家。
贾叔家境虽好,但儿子众多,生活压力大。
于是,城里哥哥提出过继一个儿子过去。
贾叔没犹豫便同意了,毕竟送去城里总比留在农村吃苦强。
名义上儿子成了侄子,但实际上关系变化不大。
就这样,三儿子刘海华被过继到了哥哥家。
自从来到城市,刘海华就没让马华夫妇省心过。
这孩子性格直爽,没什么心机,本性不坏,但这种性格却常惹麻烦。
马华夫妇为他费了不少心思,甚至托人安排他在国营饭店做临时工。
虽是临时工,但有吃有喝,也算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马华打算先让小舅子在饭店暂时工作。
他计划日后若有机会,便将小舅子调至轧钢厂食堂任职。
然而,他没料到小舅子刚上班两天就惹了麻烦。
因为饭店经理 ** 女服务员,小舅子愤而出手,三拳两脚便将经理送进医院。
刘海华并不知道,经理与那位女服务员早有私情。
这事本是双方自愿,饭店员工也都心照不宣,对他们的亲昵举动装作没看见。
但刘海华性格直率,不懂这些潜规则。
事情发生后,马华虽无奈但也无话可说。
他耐心劝导小舅子遇事需冷静,不可轻举妄动。
刘海华对姐夫颇为敬重,承诺下次会多加留意。
既然饭店待不下去,总不能让小舅子赋闲在家。
于是马华托人安排他在收购站做临时工。
收购站油水不少,也算不错的选择。
马华一直关注着小舅子的工作状况,担心他再次冲动行事。
这次刘海华表现良好,工作半月未生事端。
马华终于放下心来。
但没过几天,刘海华再次失控,不仅打了经理,连收购站站长也没放过。
原因是经理收货时短斤少两,令他难以忍受。
经理说话难听,他实在看不过去便冲动出手。
恰逢站长路过,而这位经理正是站长的小舅子。
作为姐夫,看到小舅子被打,站长自然愤怒,立刻上前助阵。
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小舅子联手依旧败在刘海华手下,两人鼻青脸肿。
既然连站长和经理都吃了亏,工作自然难以继续。
马华对此无奈,虽知小舅子冲动之举不当,但出发点尚可理解。
可惜两份工作都遇到类似问题,马华一时不知如何安置他。
此前,马华为此特意带刘海华见了何雨柱,希望听取建议。
刘海华性格与何雨柱相似,尽管何雨柱看似随性,实则心思缜密,因此对刘海华颇有好感。
只是当时并无合适岗位。
后来刘海华的工作问题就此搁置,不久后青年们开始返城,工作机会愈发稀缺。
此次何雨柱拿到岗位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海华。
他打算将刘海华安排到食堂,有自己和马华照应,相信不会出乱子。
转眼到了七六年十月。
那天何雨柱提出将名额给刘海华时,贾建设并无异议。
名额既已决定,何雨柱有权自行分配。
至于另一个名额,何雨柱给了刘叔根的小儿子刘谦,今年刚满十八岁。
何雨柱此举算是回馈刘庄村对何诗雨的关照。
原本两人要分配到车间工作,经何雨柱疏通关系,最终都调入食堂。
如今他们已在食堂工作一个月有余,因何雨柱与马华的关系,两人工作得心应手。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