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的洛阳城,春寒料峭。^x~k¢a~n?s*h?u¨w¢u/.·c^o`m^宇文泰站在洛阳宫城的城楼上,俯瞰着这座刚刚被他掌控的千年古都。寒风卷起他深紫色的锦袍,露出腰间悬挂的青铜宝剑。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城内来来往往的士兵和官员。
"主公,已经找到平阳王元修了。"军师杨侃快步走上城楼,低声禀报。这位四十有三的谋士面容清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宇文泰嘴角微微上扬:"在哪里找到的?"
"司州附近的一座小寺庙里。元修剃了头发,装作僧人,但还是被我们的探子认出来了。"杨侃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他的详细情报。二十岁,元氏嫡系血脉,性格温和,读过些诗书,最重要的是——"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没有自己的势力。"
"很好。"宇文泰接过竹简,却没有打开,"带他来见我。记住,要礼数周全。"
三日后,洛阳宫城正殿。元修被一群侍卫"护送"入内。他身着粗布僧衣,面容苍白,眼中满是惊惶。殿内烛火通明,宇文泰高坐主位,两侧站满了文武官员。
"平阳王殿下。"宇文泰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礼,"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天下大乱,正需要您这样的贤明宗室来主持大局。"
元修后退半步,声音颤抖:"宇文将军,我我已经出家为僧,不问世事"
"殿下此言差矣。"杨侃上前一步,温和却不容拒绝地说道,"元氏江山危在旦夕,您身为宗室,岂能袖手旁观?"
元修环顾四周,看到满殿武将按剑而立,文官们目光灼灼。如文网 埂歆最哙他明白,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滴冷汗从他额头滑落:"那将军希望我做什么?"
宇文泰露出满意的笑容:"请殿下登基为帝,重振大魏国威。"
登基大典在三日后举行。元修穿着临时赶制的龙袍,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战战兢兢地坐上龙椅。他的手指紧紧抓住扶手,指节发白。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他还没有做好成为皇帝的准备——或者说,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皇帝。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跪拜高呼。
元修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众众爱卿平身。"
宇文泰站在最前方,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上前一步:"陛下,臣有本奏。"
"宇文爱卿请讲。"元修的声音细若蚊蝇。
"如今天下未定,朝廷制度应当革新。臣建议效仿《周礼》,设六官制,以明职守。"宇文泰的声音洪亮有力,不容质疑。
元修看了看杨侃,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准准奏。"
"谢陛下。"宇文泰再次行礼,"臣斗胆,请陛下封臣为太师、大冢宰,效周公辅政之事。"
殿内一片寂静。元修感到喉咙发紧。他知道,一旦答应,就等于将全部权力交给宇文泰。但看着宇文泰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将领,他别无选择。
"准奏。"元修闭上眼睛,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山叶屋 醉芯蟑結庚欣快
消息很快传到了邺城。高欢正在府中与心腹议事,侍卫急匆匆地闯入:"主公,洛阳急报!"
高欢展开竹简,脸色瞬间阴沉如铁。他猛地将竹简摔在地上:"宇文泰这个狗贼!不知廉耻!竟敢另立朝廷!"
司马子如捡起竹简,快速浏览后皱眉道:"主公,宇文泰找到了元修,立他为帝,年号太昌。他自己做了太师、大冢宰,还效仿周公"
"放屁!"高欢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案几上,"他算什么东西,也配比周公?"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片刻后,司马子如小心翼翼地开口:"主公,宇文泰此举意在占据大义名分。我们也不能落后。不如我们也立一个朝廷,与他分庭抗礼?"
高欢冷哼一声:"拾人牙慧!他立一个皇帝,我也立一个?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他烦躁地在厅内踱步,"况且河北哪还有什么元氏宗室?都被宇文泰那厮杀得差不多了!"
这时,一直沉默的封隆之突然开口:"主公,我有一人选。"
高欢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