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该已表态,但她未出声,这说明还有转机。
随后数日,赢天帝便留驻于此,逐渐从端木蓉处得知念端的一些性情。
不出山行医,表明她对动荡外界心生畏惧。
拒见求诊者,则说明她不愿涉足江湖纷争。
她是个谨慎低调、只求自保的女子。
但这也不足为奇,在这乱世,女子尤甚,特别是美貌女子。
缺乏自保之力或无强大靠山时,隐居不失为明智之举。
然而,医家之人,必要纳入麾下并发扬光大!
“念端大师,有一事相求……”
---
这日,赢天帝寻至念端处,直奔主题。
“太子殿下,既是不情之请,何必提及。”
念端神色从容。
"念端大师是否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
赢天帝被她反问得一时语塞,却依旧坚持道:"不过是入世济人罢了,殿下前几天也提过。
但还请殿下莫要为难我们师徒,若是我们有意入世,就不会一直隐居了。
此次出来,不过是为了带蓉儿见见世面..."
!"念端大师,我要说的与以往不同,请您稍听片刻又有何妨?"
念端沉默不语,只是用充满好奇的目光注视着他。
"如今天下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而我秦国定将平息乱世。
因此,我希望念端大师能前往炎黄学宫授徒,教授医术!"
"凭你一人之力,能救几人?若广授医术,天下无数人皆可获益!我保证,你在炎黄学宫绝不会有麻烦!"
"这般既能传承济世之术,又能避开纷争,还能拯救苍生,更能弘扬医道。
此乃一举四得之举,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赢天帝神情真挚,让念端难以直接拒绝。
"这..."
*"这..."
其实念端早已心动,只是始终下不了决心。
医家传承至今日,仅存她与端木蓉师徒二人,随时面临断绝的风险。
然而世人只在患病时想起医者,病愈后便无人再忆及医家恩德,更别提助力其发展。
而赢天帝所言不仅能助医家壮大,还无需担忧安危。
太子之言,自当慎重对待!
"本太子一言九鼎!"
望着眼前这位年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少年,念端被他坚定自信的眼神触动,竟生出几分依赖之感。
她莫名感到心酸,生于乱世,身为弱者的她执掌医家,实在艰难无比...
她隐居深山,难道是不愿医家发展吗?
并非如此。
她只是心存恐惧啊...
她们两人身为弱女子,又不懂武功,一旦遭遇不测,很可能被王公贵族软禁,只为他们提供服务,这已经算幸运的了……
乱世之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念端轻轻摇头,试图驱散心中的杂念。
她天生谨慎,多年的习惯不可能轻易改变。
即便心中有所触动,她仍需深思熟虑。
机会稍纵即逝,若让她继续考虑,不知要拖到何时。
赢天帝赶紧向端木蓉使了个隐晦的眼色。
这几日,他与端木蓉打得火热,涉世未深的端木蓉被他说得晕头转向。
而且,一个是在深山中与世隔绝,只有她和念端两人;另一个则是繁华的咸阳,每日可见形形 ** 的人,还有无数美食与娱乐。
端木蓉早已被这座城市的繁华深深吸引,再让她回到山中,恐怕一百个不愿意。
*
然而,她内心明白,只要能说服念端,她就能留在这里!
端木蓉立刻领会,拉着念端的手撒娇道:“师父,我从小在深山长大,还没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呢!师父,您就留下好不好?我保证以后好好学习医术!”
端木蓉的话让念端感到愧疚。
这个从小跟着她的孩子,从未真正接触过外面的世界。
若不是这次她心软,端木蓉可能永远都不会离开。
她在时,二人隐居也无妨,顶多有些无聊罢了。
但一旦她走了,端木蓉定会按捺不住离开,单纯如白纸的性格怎能抵挡外界的尔虞我诈?
见念端有些动摇,赢天帝再次提议:“念端大师不妨先带蓉儿去炎黄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