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错态度良好,哀家就不重罚了。回去抄写《女诫》百遍,
闭门思过半年,再亲自登门向婉瑜丫头赔罪认错。你可有意见?"
赵嘉禾垂着头,阴影遮住半张脸,只听见闷闷的声音传来:"没有意见。"
太后目光一转,落在柳小姐身上,语气冷了几分:"你偏听偏信,不辨是非,禁足三月,抄写《女诫》五十遍。"
太子张了张嘴欲要开口,却见林悦萱轻轻摇头,只得将话咽了回去。
柳小姐叩首谢罪,额间红痕与青砖相触,发出沉闷的声响。
处理完,太后神色稍缓,命人抬上精致檀木匣。
流光溢彩的首饰头面摆满案几,让桂嬷嬷将两匹进贡的浮光锦,递给林宛瑜:
"好孩子,莫要往心里去。"又分别赐给周小姐和王小姐各一匹,金丝绣线在锦缎上流转,映得满堂生辉。
宫宴如期开始,丝竹声中却透着几分压抑。
众人举杯时笑意不达眼底,菜肴在案几上渐渐凉透。
这场风波像乌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首到暮色浸染宫墙,宴会才在诡异的寂静中落幕。
林悦萱带着孩子们走出宫门,暮色沉沉,西人登上马车。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声响。林成珩皱着眉率先开口:"母亲,这处罚也太轻了,为什么不让太子为我们说话?"
林成旭抬手轻拍弟弟后脑勺:
"你想得太简单了。五公主是皇家人,太后总要顾着皇家颜面,哪能真下重手?
赵嘉禾若执意狡辩,触怒太后才会从重发落。
依我看,定是五公主提前跟她讲清利害,她才乖乖认罚。"
林悦萱欣慰点头:"你大哥说得在理。见好就收才是聪明人。婉瑜受的委屈,
在场人心里都有数,太后更是明镜似的。若是得理不饶人,反而容易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