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曹操那些事 > 第206章 北征乌桓(上)

第206章 北征乌桓(上)

曹操除了魏武之风外,还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喜欢造沟渠。~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

饱汉不知饿汉饥,只有真正经历过饥饿之人才能明白没有粮食的恐怖。

东汉末年,农耕社会,曹操曾经深切地体会过百姓种地的不容易。

所以他颁布了屯田制度,稳定了人口,同时兴修水利,以沟渠来保障农田用水,关键沟渠还能用来运送军用粮草,一举两得之事。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九月,平定青徐叛乱的曹操将目光放到了一直在北面捣乱而无人顾及的乌桓,以及袁氏家族最后的势力袁尚和袁熙。

这些年,北方游牧民族乌桓逐渐强大起来,并入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内。

当时喀左属右北平郡,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史称“三郡乌桓”。

袁绍逐鹿河北四州之时,曾联合乌桓灭了公孙瓒。

为了酬答乌桓,袁绍曾假借汉献帝的的名义封乌桓众首领为单于,还与乌桓联姻,袁绍将宗人的女儿嫁给乌桓首领为妻,巩固了联盟。

故而近几年来,乌桓与幽州及周边关系相对融洽。

乌桓当中,以辽西乌桓单于蹋顿势力最为强悍,袁绍与其关系也最为紧密。,微¨趣-晓·税¨ ~醉′薪\章\结_庚·薪,快?

袁尚和袁熙之所以投奔单于蹋顿,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凭借着他们的关系,袁尚和袁熙不断怂恿单于蹋顿出兵幽州,想要借助单于蹋顿的力量从曹操手中夺回失地。

乌桓也以此为借口,趁着天下大乱,时常到幽州等地掠夺大汉子民,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有十余万户。

曹操颇为愤怒,誓击退乌桓,平定北方。

依照先前的思路,出兵之前曹操依旧把工作重点放在打通漕运,以便运送粮草。

他命董昭引滹沱水入泒水,便是平虏渠,又由泃河口凿入潞水,并以通海,便是泉州渠。

两条渠皆是南北走向,几乎连同了从青州一路北上,穿过冀州到幽州的漕运大动脉。

有了这条漕运路线,粮草便可源源不断从青州和兖州腹地,经过黄河到支流清河再到滹沱河进入冀州东部沿海地带路线,随后一路直达北面幽州界。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董昭想尽了办法,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两条渠的开挖当中,终于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开春之前完成了任务。

建设沟渠,开通漕运的这段时间里,曹操其他部将也没有闲着,大部分都在探讨北上的必要性和具体时机。¢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芯,蟑~洁?0?0\晓′税+旺` *追~蕞·薪~彰-踕·

很多将领提出当前出兵北上并不合适,他们认为袁尚已成流寇,势力已经不成气候,而夷狄向来贪婪无亲,没有什么利益的事不会去做,袁尚已经落到这个地步,无法操控夷狄。

换言之,袁尚此事不必操之过急。

相反,此时若大军北伐,深入辽东之地,南面的荆州刘表还有新野刘备大概率会对许县发动攻击。

到时候大军无法掉头,周边驻守人马又不对,无法抵抗刘备和刘表的大军,那就危险了。

道理并不是没有,曹操乃身经百战之人,对于四方的形势评估都有自己的把握。

南面刘表和刘备二人确实是一个隐患,但也在曹操的掌控范围之内。

这一点曹操心里清楚,自然也已经考虑到。

领军史涣见曹操并没有被其他将领说动,便想着与韩浩共谏。

史涣认为道远深入非完计,若要出兵,需另择良机。

韩浩虽然与史涣有着相同的想法,但他却劝阻史涣不可进言。

史涣不解。

韩浩解释道:“曹公英明神武,那些将领说的话十分清楚,但曹公没有采纳,定然是已经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我们再次进言,若是没有新的说法,定然无法说动曹公,还会影响曹公的判断,或许会引来责罚。”

史涣却说:“曹公不是那样的人。”

韩浩笑道:“我自然知道曹公不是那样的人,但相同的道理不必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明。”

史涣便放弃了进言的念头。

韩浩猜得没错,曹操既然想着要出兵了,自然各方面因素都会考虑,包括漕运、粮草、军械、周边势力等等。

郭嘉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