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竹,一个叫何秀丽。”
“根据当前趋势,这是个开放的时代,无数机遇正等着我。
这才是我真正发展的起点。”
何雨柱平静道。
他所在的轧钢厂成了市重点扶持单位,每年收益可观,推动市经济发展迅速。
然而,在如此辉煌之际,他却辞去了厂长职务。
无论谁劝,他态度坚决。
他知道留在钢厂虽能端稳铁饭碗,但那不是他的追求。
他渴望更大的机遇。
与其在钢厂虚度,不如放手一搏。
如今,他领导的轧钢厂,每月工资接近1000元。
月薪远超其他地方的职业,却不过千余元,在何雨柱眼里轻如鸿毛。
这种机遇下无所作为,实在令人惋惜。
漂泊在外的人,也萌生返乡探望故人的念头。
“你如今回去,如何解释这些年?若对方已将你淡忘,岂非更显尴尬?”
妇人劝道。
“时局已变,正是归乡发展之时。
趁着尚能喘息,总得为后辈积攒些财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男子坚定道。
“走吧,回家去。”
男子再次表态。
一如当年离别模样。
老大爷家中,
“半辈子积蓄,终于能享清福了,再守着这些钱,怕是入土时也带不走。”
老大爷笑言。
“谁料老朽有幸赶上这般良机,咱们兄弟定要抓住!”
老二附和。
“近来咱们也算有些积蓄,该让钱生钱了。”
老三点头。
三位垂暮之人在小桌前对饮,畅谈未来。
何雨柱家中,
“辞去厂长之职,我绝无异议。
我一直知你是个有主见之人,故而决意相伴终生。”
冉秋叶说道。
“无论旁人如何评说,有你在背后支持,总让我安心。”
何雨柱微笑。
岁月未改何雨柱风采,即便冉秋叶眉间已有细纹,他依旧神采奕奕,仿若时光未曾侵蚀。
“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这点你尽管放心。
等你在学校待腻了想回来,只管告诉我。”
何雨柱微笑着说。
“以后你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吧。
哪怕我在这个家里只是个成员,也会帮你分担一部分责任。”
冉秋叶语气坚定地说。
如今,何雨柱家中已有四名孩子。
但对何雨柱来说,完全没有感受到经济上的压力。
相反,生活比单孩家庭更为宽裕。
可以说,这些年他的积蓄加上从前任务奖励的现金足够他随意花费很长时间。
然而,这些钱何雨柱无意挥霍,而是计划让其增值。
“。”
铛铛铛!“柱子在家吗?”
大领导问道。
“大领导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迎接您。”
何雨柱笑着回应。
“现在可不兴那一套了,况且我也退居二线了。”
大领导笑着说道。
“这只是大领导自己想休息罢了,凭您的能力,再当十年领导都不成问题。”
何雨柱打趣道。
“你还是老样子,嘴甜得很。
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了,不过有一句话我要提醒你:今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别忘了告诉我。”
大领导温和地说。
实际上,过去的十年并不轻松,各方压力几乎压垮了大领导。
多亏何雨柱一直默默支持,在关键时刻为他出谋划策,才让他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二线位置。
所以今天大领导特意来表明态度——未来若有需要,他会全力支持何雨柱。
眼下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带头去做,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哪怕最终无法实现最初的梦想,至少也能有所收获。
如今正是考验胆识与勇气的时刻,而充分的准备同样重要。
---
三大爷家。
由于于海棠在此地曾经历过不愉快的事,于是选择回到农村,继续过起乡村生活。